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导语:世俗有时间是金钱这句话,所以窃取他人时间的小偷,当然该加以处罚,即使是那些愉快的好人,还是该如忌讳疾病地躲避他们。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青岛版五四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篇一

说教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如:进位和连续进位、因数中间有0等。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在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些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都能在生活找到它的原型。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说教法: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本身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节课在教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借助情境窗创设的情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帮助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口算:

14×3 49×220×30 400×20 14×20

12×5 16×460×40 100×70 21×4

2、笔算

43×12 26×17 32×6070×50

【本环节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

活动二: 创设人文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青岛作为北京的合作伙伴,将承办帆船项目,因此,迎奥工程建设现在成为了青岛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其中道路建设着墨最多。同学们请看(出示情景图)

【此环节能使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蕴含许多数学信息,学习数学能为生活服务,从而自觉的去学习数学。】

活动三: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问题:

师:认真观察情景图,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从情景图及文字提示中可能了解到以下信息:

1)一期工程历时15个月

2)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

3)二期工程12个月

4)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

板上,本节课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数学问题:

1)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2)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3)一期工程比二期工程长多少米?

4)这条高速公路全长多少米?

活动四:合作交流-----提出并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面两个问题。先观察第一个问题,你想怎样列式? 你会计算吗?

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算法。)

全班交流:出现两种算法:

1)估算:213×15≈200×15=3000

2)笔算:

2 1 3

× 1 5

1 0 6 5-------------213×5的积

2 1 3-----------------213×10的积

3 1 9 5

(请一生到讲台上讲解)师:告诉同学们,你是怎么算的?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时,积的末尾为什么要写在6的下面?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最后算什么?

2、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你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迅速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

请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板演。

2 6 0 2 6 0

× 1 2 ×1 2

5 2 0 5 2

2 6 0 2 6

3 1 2 03 1 2 0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从而使学生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3、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笔算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出笔算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活动五:巩固练习

1、试试身手:

174×30 348×27308×52180×40

2、火眼金睛辨对错:教材57页第8题

【此环节设计了两道有针对性的题目请学生练习,目的是巩固新知识。】

活动六:拓展应用

“254×36”三个同学算出的答案分别是:9142、9194、9148,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哪个结果是正确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学生做课本56页第4题。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是怎样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回想如何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迁移的学习方法,授人以渔。】

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学习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信息: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1.师:请看屏幕上这两句话,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获得的数学信息是某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师: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滞尘”,你理解它的意思吗?谁来说说?

生:尘埃飘(经)过森林时,约有四分之一被树叶树干吸附或者滞留在森林的空间里,最后降落到森林的地面。森林的这一吸尘降尘的作用叫滞尘。

师:树木能起净化空气的作用,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2.师:根据你获得的信息,你能你出什么问题?

生: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要求“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怎样列式?

生:124×32

师:仔细观察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道乘法算式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回答得非常简洁、流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方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结果。

①师:你能估算一下124×32的结果大约会是多少吗?

生:36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吗?

生:我把124看成120,32看成30,120×30=3600,所以124×32≈3600。

②师: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怎么算?

生:笔算。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后面板书:笔算)

3.探究算理。

①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主尝试进行笔算。计算完成后想一想: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算?你有办法验证你的结果是对的吗?并与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生独立完成后带着问题与同桌交流)

②师:哪位同学到黑板前给大家介绍一下笔算124×32的方法?

生1到黑板前板演

生1介绍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想问他的吗?

生:┅┅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你,248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是用124×2算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248表示的是124×2的积。那372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结合学生的'说板书,课件演示)

生:是用124×3算出来的。

师: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了,372的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而不写在个位上呢?

生:因为3在十位上,代表30,30乘4等于120,2在十位上,所以写的时候要同算式的十位对齐。

师:老师明白了,这里372代表的是3720,它是124×30的结果。

(结合学生的说板书,课件演示)

师继续追问:3968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248+3720=3968

③师:有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验证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生1:与我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差距是否较大,如果较大,说明结果肯定有问题。

生2:列竖式时交换一下124和32的位置,用32×124算一遍来看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与学生一起算32×124,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列竖式时,习惯上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数写在下面计算比较简便。)

④师:你们认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怎样算?他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怎么样?

生:一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

二是,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三是,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

四是,把乘得的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课本47做一做。

①生独立计算完成。

②选择典型,请其板演,为后面讨论提供素材。

(素材有三种:一是正确的,二是算法错误的,三是算法正确,答案错误的)

③小组讨论板演的试题,找出错误原因。

④汇报交流,先说错在哪里,归纳病症。

2.课件出示以下试题:

3.不计算,选择答案。

326×17=()

①3452②5024③5542④36432

四、回顾过程,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都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五、板书设计。

位数乘两位数 篇三

年级四年级课题课时教材页码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p45-52例1及相应练习审核修改 沈波学科数学案别主 教 案个 性 教 案教学目标包含教材分析1、 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 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解答应用题。理解应用题中有关数量关系。 教 学 过 程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4.汇报交流。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0×3= ,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2.引导学生对比16×3= 和160×3= ,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16×30=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三、巩固练习。1.练习六第1题。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2.练习六第2题。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四、课堂小结。(略)教学过程(一)复习1.投影出示第4题:2.问: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口算3.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八题)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二)综合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第5题。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小结: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三)提高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第6、7题。(学生在书中完成第6、7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①第6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②做7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16÷4=4(元),理由:“买3送1”相当于买4少收16元,则平均每棵少收4元。2.小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2.独立列式:145×12=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二、巩固练习1.课本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2.练习七第3题。164×32= 54×145= 254×36=217×83= 43×139=328×25=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3.练习七第2、4题。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一、三、课堂小结。0 ] (一)复习1.小黑板出示笔算题:134×16 246×34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让学生笔算过程。2.口算:14×7 25×3160×5 23×10060×70 21×300 18×50(二)练习1.投影第2题: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2.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5天时间有几分钟?学生试做(一名学生板演)。114×59=6726(分钟)114× 5960×24×5=72007200>6726问: 59 114×114和 × 59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 59× 114学生比较后得出:114× 59笔算时比较简便。1.练习:完成4、5题。 学生练习(两人板演)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二、作业:练习十三:8-11题。

位数乘两位数 篇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教学片断)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

学生1: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学生2:用三位数乘两位解决问题。……

教师:能具体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说笔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出几道题来考一考。

[点评:在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练习巩固使学生能把前面所学知识应用于练习过程,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转转盘”。

(教师出示如图的转转盘)图5-2

介绍“转转盘”:“转转盘”由“外盘”、“内盘”和“转盘指针”组成;外盘上顺时针依次标着:101,223,333,445,550,663,772,880,909,内盘上顺时针依次标着: 11,20,34,45,50,65,77,80,99;外盘和内盘均可转动,指针固定;同时转动内、外盘,待转盘停止后,外盘指针指着的数就作为一个因数,内盘指针指着的数就作为另一个因数,然后两数相乘,算出结果。如:外盘指针指着101,内盘指针指着20,就可以写出算式101×20=20xx。

教师:(介绍转转盘后示范)你们想用“转转盘”写乘法算式吗?

学生:想。

教师:每个小组发一个“转转盘”,请同学们合作写出算式后先估算再计算,全班比赛,看哪一小组写的算式多,算得准。老师记时5分,学生小组合作转动“转转盘”写算式。

教师:(统计写算式最多的小组)请把你们的作业拿到台上展示给大家看,其余同学当小裁判,每一题请一个同学检查。学生检查,每一题都要求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点评:用设计新颖的自制“转转盘”进行练习,让教学更具一般性和可行性,适合农村小学的教学;这种形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其愉快地投入到练习中,体现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师:“转转盘”有趣吗?

学生:有趣。

教师:还有更有趣的。(教师把“转转盘”的背面转过来,如图53)图53

教师:这个“转转盘”分为3区,每一区代表1个题,选中这一区就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哪一个题。谁愿意启动“转转盘”?抽学生转“转转盘”选题、解题后集体订正。三个区域的题分别为:1.每本练习本3元,买27本需要多? 一幢商住楼的第1单元有52套住房,每套住房有128 m2。这套商住楼的第1单元一共有多少居住面积?3.一辆准载5吨的汽车装了23桶油,每桶连桶重190 kg,这辆汽车超载了吗?……

[点评:继续用“转转盘”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进行练习,通过题目的选择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

(重庆江津市西湖小学郑继)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4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能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这些知识在生活中都应用得相当广泛。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随学生的回答用下表对条件和问题作如下的归纳:方案一10枝装一盒,每盒25元,买1盒送1枝。方案二零售每枝3元。买46枝至少要多少元?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有多种购买方案的情况下,首先要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看哪种方案比较合算。

引导学生比较后发现,零售10枝需30元,比买整盒的贵并且还没有赠送,由此制定出能买整盒尽可能地买整盒铅笔的购买策略。

教师:这样买46枝铅笔时要考虑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1)买46枝铅笔可以先买4盒铅笔;(2)买4盒铅笔后可以得到4枝铅笔的赠送,因此单枝铅笔不用再买6枝,只买2枝就够了。

教师:经过这样的分析,你发现买46支铅笔的钱包括哪些内容呢?

学生:包括4盒铅笔的钱和2枝铅笔的钱。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4盒铅笔的钱+2枝铅笔的钱=46枝铅笔的钱。

教师:能算出来吗?

指导学生算出结果后,抽学生的作业展示:25×4=100(元)3×2=6(元)100+6=106(元)抽学生回答每步算式表示的意思,选择什么计算方法算的。

教师: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选择了笔算,有的选择口算,都是可以的。由于这道题的数字比较简单,选择口算是比较好的选择。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问题,有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要进行比较,找到比较合算的策略,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最后根据这个思路完成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在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主体作用时也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个引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引导学生思考顺序,突出思考重点,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个有序的思维过程,把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的目标落到实处;另外教学中还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强调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再确定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的关键所在;教学中还突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选择,通过在具体运用中选择计算方法的探讨,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教学课堂活动第1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后,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在强调管道的长度是前6天安的长度和后12天安的长度的和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指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如:

解法(1):372÷6=62(m)6+12=18(天)62×18=1116(m)

解法(2):372÷6=62(m)62×12=744(m)744+372=1116(m)

解法(3):12÷6=2(倍)372×(2十1)=1116(m)

教师:同学们发现解决这个问题和解决例1的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让学生尽可能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相同的地方包括:都要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问题,都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不同的地方有:这道题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比例1更灵活,计算的数也要大一些,因此选择笔算。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突出课堂活动的特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通过解决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同时从题目的灵活性和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突出每个问题的不同点,强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学生回答略。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4题。学生完成第2题时,要指导学生思考李丹要准备的钱包括:火车票钱+饮食钱+住宿钱+门票和购物钱,其中火车上的时间不考虑住宿费,然后再具体考虑每个项目要多少钱。第3题要启发学生明白“纯收入=赚的钱-工资、税收费”后,再具体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

(重庆江津市路平)

位数乘两位数 篇五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12×3= 205×3= 25×2=

170×5= 150×3= 125×2=

(2)用竖式计算:26×47=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1。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28×16=

(2)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提问:先算什么?(先算128×6)再算什么?(再算128×10)最后算什么?(6个128与10个128的和)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1 2 8

× 1 6

7 6 8

1 2 8

2 0 4 8

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3.总结算法。

(1)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步骤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讨论:怎样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1、2、4题。

第1题:是竖式计算过程中的口算练习。

第2题: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竖式计算方法的巩固。

第4题: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计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学计划 篇六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整体上讲,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但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老师的调动。培养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少数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过程,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分数。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3)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术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形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平面图形特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条理。

(4)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务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三、方法与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数学教参》,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变得积极主动。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3、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5、对学生作业做到面批面改,抓住后进生,课上要多提问,课下多辅导。

6、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7、建立学习小组,使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安排

1、周观察物体。

2——3周用字母表示数。

4——5周乘法。

6——7周分数的认识。

8——9周小数的认识。

10——11周多边形。

12——13周小数加减法。

14——15周统计。

16——18周整理与自评。

19——22周复习考试。

位数乘两位数 篇七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时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酝酿了良好的情绪。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不仅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化,而且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

2、通过两位数乘三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明确了这些教学目标后,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

1、通过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练习,复习巩固旧知识。

本节课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应用计算器计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我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先通过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复习巩固旧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课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估算结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先估算一个大概的值。帮助我们确定准确值的范围。接下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试作例题的结果。在这期间,我巡视收集学生的不同做法(尤其是学生易出错的做法)。接下来在讲解笔算方法时,就将学生的不同做法一一呈现,并借学生的错而讲,这样让学生引起注意,笔算方法也就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孩子们的脑子了去了!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笔算方法,孩子说的都很清楚!这个环节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和计算方法都是学生通过交流自己探索出来的,而我只是抓住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纠正,学生出错之处就是学习的难点,也恰恰是老师必讲之处!不仅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更让学生有了认知冲突,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更扎实。

3、最后的练习中,基础练习是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数学医院中的找病因,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并且在找错的同时,提醒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思维岛的练习(选择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就要会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4、课的最后,在总结全课的同时进行了拓展1452×12=?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很快的想出了笔算方法。说明孩子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

不足之处:

虽然学生对这节课笔算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但也存在不足,例如有些学生 在计算完没有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在计算时准确率不是很高,还有个别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还差一些,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这些方面还需要今后培养和训练。另外我的评价语言稍欠缺,这也是需要自己下功夫的地方。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7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