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西门豹》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西门豹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巫、乙、娶、歹、诲”5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

3、默读课文,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可以预习课文并根据人物的身份制作头饰,以方便表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谈话导入 激起兴趣

1、板书“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

[关于复姓,现已不多见。所以研究一下西门豹的姓名是有必要的。]

2、其实,西门豹只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小小的县官,可历史上曾有“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的记载。课文讲的就是他管理邺县时的一些事,他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后来民不敢欺他?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

二、展示与交流

1、汇报字词。

1)读词语:巫婆娶媳妇为非作歹 教诲 乙

提醒学生注意;“乙、娶、歹”都是第三声,要把声调读准。“诲”字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三声,而且,字形要与“悔”字进行区分。

2)理解词语:

巫婆:旧社会以装神弄鬼、骗钱害人为职业的女人。

为非作歹:做各种坏事。

教诲:教训;教导。

2、认识新文体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交流汇报。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出新的文体——剧本。

3、了解大意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读后交流。

(主要讲了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

三、反馈与检测

1、读词语:为非作歹《www.chayi5.com》、巫婆、教诲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疏通—— 漂亮—— 谎言——

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读书,我们不但认识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还知道了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那么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的呢?下节课,你就会明白。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1 西门豹

破除迷信 惩治坏人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呢?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你就会体会到西门豹所用方法的巧妙。

二、展示与交流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探究:

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他是怎么说的,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其他人又有什么表现呢?

2、学生读文,交流讨论。

3、汇报学习所得,教师引导点拨。

(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物的特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方法的巧妙。)

西门豹:

●语言:

“听说……我特地过来看看。”

“哦,……让我瞧瞧。”

(看姑娘是假,破除迷信、惩治坏人是真。)

“这个姑娘太丑了,怎么可以献给河神呢?”

(为惩治巫婆以姑娘不“漂亮”为由,不能献给河神)

“我看这么办吧,麻烦您老人家去向河神通报一声,…… 送巫婆见河神”

(把巫婆投进了河里,救了那位姑娘。)

“去了这么久,……这点小事都办不成,麻烦你们去催一催。”

(把官员投进河里,惩治了官员)

“要不,你去催催。”

“你们一定……你俩去帮帮他们吧!”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我怎么能饶你呢?”

(使官员说出了真相)

“今天先留下……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大家看到了……问题就能解决了”

(使老百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除迷信。)

●动作:“看了一眼”“来回走了几步”

●神情:“假装相信”“生气”“高声对百姓”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朗读。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朗读,与文本角色进行一次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人物。]

其他人物:

巫婆:

●语言:“天灵灵……保太平……”“河神…… 要发大水的”“可是……可不是闹着玩的”

“啊!……救命啊1”

●神情:惊慌

(从巫婆的语言及神情,体会出这也是个骗局。)

地方官:

●语言:“大热的天,大人辛苦了。”“我们?大人……”“不,不……救命啊!”

“大人,饶命啊!”“这些都是……被巫婆骗了。”“我们都被巫婆骗了。”

●神情:惊慌

●动作:跪在地上

(从地方官的表现,百姓看得清清楚楚,“河伯娶媳妇”的迷信也就彻底地破除了。)

4、西门豹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破除了迷信,惩治了坏人,让百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此时,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其他的人呢?如果是你,还可以想出什么办法来破除迷信?

(1)学生再次通览全文,仔细研究。

(2)学生汇报。

西门豹:主持正义 为民作主 疾恶如仇 有计谋

巫婆和地方官员:贪图利益 坑害百姓 面目丑恶

[在评价和交流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想其他的办法,不但可以发散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与检测

同们想不想根据剧本的内容来演一演西门豹惩治坏人的这一幕呢?如果想演好,你应该怎样去做呢?

(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物的特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1、自己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

2、选小组表演。

板书设计:

31 西门豹

破除迷信

为民作主

惩治坏人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确定课文的主线: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西门豹》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西门豹到河边送新娘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联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或课件,让学生观察,并介绍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示课题,请学生介绍: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把生字字音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3、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结合四次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读后评议。

3、师生共同归纳四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2)了解首恶者;(3)了解受害者;(4)了解漳河的情况。

4、引导学生探究。如,从哪里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打算怎样"送"?

四、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2)交流阅读体会。

2、全班交流汇报。要求:

(1)分三步汇报:把巫婆投进漳河;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教训其他官绅。

(2)先汇报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接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读懂了什么),再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最后请同学评议、补充、帮助,将汇报、朗读、评议结合。

(3)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将汇报交流引向深入。如,"麻烦"是礼貌用语,这里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应该怎样朗读?

3、引导学生看插图,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官绅们的丑态。并讨论:这些丑态说明了什么?

4、引导探究。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妙在哪里?师生共同归纳:以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很"客气"地将巫婆投进漳河,妙在将计就计;以去"催一催"为由,再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妙在不露声色;以等回音为由,让官绅们"提心吊胆""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妙在假戏真做;惩办巫婆、官绅头子,教训其他官绅,妙在区别对待。

(2)再进一步探究:西门豹如果不用这个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种办法更巧妙,收效更大?

(3)渗透思想教育:西门豹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巧妙的办法?(调查仔细;为民除害的决心。)

五、自学"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复述课文。

七、演课本剧《送送新娘》。

1、小组排练。准备道具,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动作等。

2、在班上表演,互相评议、学习。

《西门豹》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句。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继续进行分段和归纳段意的训练。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学生读)从题目上看是写谁的事?讲他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2、一个学生读文,回答这件事。(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战国时期)

三、学习生字

1、字音。

学生对着生字表读生字,重点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选、旱、烦、灌”和后鼻音“荒、姓”。

2、字形

(1)将生字按结构的不同进行归纳。

上下结构:荒芜婆旱渠

左右结构:姓绸徒烦跪灌溉

半包围结构:逼选

(2)重点指导。

荒:中间是亡,千万不要多加一点。

婆:右上部的皮,最后一笔是“”。

跪:右边是危,最后两笔是“”。

溉:右半部共9笔写成。

(3)教师发印有组词练习的纸,学生做。

①形近字组词:

②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逼()()姓()()

概()()选()()

(4)集体对答案。

四、查字典理解词语

1、学生读课后读读读写写的字词。

2、查字典解词。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徒弟——跟从师傅学习的人。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

面如土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3、集体对答案。

五、再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2

1、学生读课文,思考此问题。

2、学生用“‖”将课文分段。(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也去送送新娘”)。

第二段(从“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到“漳河也没有发过水”)。

第三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全文按什么顺序分段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的。)

4、请3个同学分三段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写生字、词语;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师:上节课,我们将课文分成三段,谁还记得每段说的是什么意思?西门豹破除了迷信,挽救了邺地的人们。好,我们先看课文的第一段。

1、请一个学生读,教师问:西门豹到邺地后首先看到了什么情景?

“荒芜”是什么意思?

从“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这个地方地荒人稀,十分荒凉,生活很贫穷。)

2、他看到这一切向一位老大爷调查了解情况,他对老大爷说什么了?谁读读西门豹的话?其他同学想:西门豹向老大爷提出几个问题?什么问题?(学生读教师板书)

(1)人烟稀少?

(2)谁说的?

(3)新娘从哪儿来?

(4)发过大水吗?

3、他提这四个问题干什么?(了解情况找贫穷的根本原因。)

4、老大爷是怎样回答他的问题的?请4个同学读老大爷的话。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当问“为什么人烟稀少”时,老大爷说什么?(学生读)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教师板书。

“不给河伯娶媳妇,大水淹田地”这说明这个地方的人怎样?(很迷信,无知)

(2)当西门豹问“这是谁说的”时候,大爷说什么?(他不仅告诉西门豹是谁说的,而且还告诉他这一“娶媳”怎么个娶法。)

老百姓愿意这样做吗?你从大爷的话中哪个词看出来的?(硬逼)什么叫“硬逼”?(强迫别人干不情愿的事。)

老百姓虽不情愿,但一年一年这样做了,这说明了什么?(老百姓很愚昧无知。)

西门豹知道什么了?

(3)老大爷是怎样回答西门豹提出的第3个问题的?

①学生读并用自己的话说。

②“有钱人家给钱就没事了”这更加说明什么?(巫婆、官绅互相勾结,借机搜刮民财。)

③西门豹又从大爷话中知道了什么?(这儿的人口为什么少?地方为什么贫穷?)

(4)西门豹为了验证给河伯娶媳妇可以不发大水的说法,向老大爷提第4个问题,老大爷怎样回答的?

①学生读话。

②这时西门豹心里怎样?

③西门豹说什么了?(学生齐读这一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还真灵啊”是什么意思?(表面很相信,但却带有讽刺意味。)

“下一回他要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165明这时西门豹心里怎样?(想好了对策。)

二、总结第一段,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1、师生看板书总结。

2、分角色朗读。

一人读西门豹的话;一人读老大爷的话;教师读叙述部分。

三、布置作业

读第2大段,想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第三课时

一、导言

教师:西门豹了解了邺地贫穷的原因后,知道“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于是他想好了对策,准备在下一回“河伯娶媳妇”时对巫婆和官绅给予制裁。那么他的对策是什么?最后成功了吗?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默读这段,思考:他想的对策是什么?(只思考不用回答。)

2、请一个同学读这段,其他同学仍思考上述问题。

3、学生用自己的话。

4、教师总结,并告诉学生也就是西门豹用巧计既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又破除了迷信。

教师问:“西门豹是怎么破除迷信的?我们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1)先写了什么?(西门豹真的来了。)

(2)再写什么?(西门豹看新娘,以“新娘不漂亮”为理由,让巫婆告诉河伯改日再送去;惩治了巫婆。)

“麻烦”一词是什么意思?(表面上很客气,实际上是惩治巫婆的计策。)

巫婆选的新娘漂亮不漂亮?那为什么说这个新娘“不漂亮”?再找个漂亮的改日送去?这是在干嘛?

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

西门豹说此话时态度怎样?(泰然自若)

(3)接着写什么?

学生读下一个自然段回答。(西门豹说巫婆去了一会儿还不见回来,故投官绅头入河去催。)

这又是在干什么?(惩治官绅头)

“等了一会儿”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西门豹假戏真做)

学生读这段。

(4)最后讲什么?

学生读下一段。

“站了很久”说明什么?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又要让官绅去催一催,官绅们怎样?(提心吊胆,面如土色,跪下求饶,磕头都磕出血来了。)什么叫“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学生说词意,带到文中是指这些官绅们担惊受怕,十分恐惧的样子。)

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读出西门豹的胸有成竹和泰然自若,读出官绅们惊恐畏惧的神情。)

4、读这一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愚昧无知的百姓都(明白了),他们知道什么了?(以前他们很迷信)

从这段的什么地方看出他们过去的愚昧无知?(漳河也没有发过水)

从“漳河也没有发过水”说明了什么?(漳河发大水与河伯娶媳妇无关)

学生再读这小段。

三、学生读第二段,想: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你们说西门豹怎么样

学生讨论:西门豹才智超人,用事实教育了那些被愚弄的老百姓。从而我们知道什么?(尊重科学,破除迷信)

四、学习第三段,点明课文中心

1、学生读这段,说这段的意思。

2、什么叫“灌溉”?

3、教师告诉学生只有尊重科学,开凿引水,科学种田,才能有好的收成。

4、学生读这段,读出人们的喜悦心情。

五、总结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西门豹》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研究主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西门豹是个好官。现在他想请大家帮个忙,事情是这样的,魏王也听说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要西门豹写个工作汇报,你们能替西门豹大人完成这个任务吗?

教师出示表格,哪些你已能填了,请填好――姓名、性别、职务

2.余下的怎么办――我们先来读读课文。

3.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

4.如果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他也知道了真相,他会怎么做――同流合污;全抓来,杀了;……

5.西门豹这样做了吗?他的做法巧妙在哪里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自主研究,合作探索:

1.学生自学:读10-14自然段,找找写西门豹言行的词句中的巧妙之处,好好读读,细细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

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3.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

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4.除了西门豹的话以外,你还能从其他地方体会到西门豹做法的巧妙之处吗?

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

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老百姓明白了……骗钱害人――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做法对他们的教育作用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

……

5.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表格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6."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兴修水利。

7.填表:

西门豹的主要事迹――破除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兴修水利。

要是魏王看了这张表,他会怎么评价西门豹,请写在表上。

三.继续质疑:

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随机处理,或引导自答,或请同学帮忙,或存疑思考。

四.作业:

选择:1.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附一、作业纸:

魏国官员工作汇报表

姓名性别职务

主要事迹

巧妙的言行

人们的议论

魏王的评价

附二、课后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曾说:"宁可上一堂千疮百孔的研究课,也不上一堂十全十美的传统课。"

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所以,本课时的设计理念就是积极开展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首先,我设计了一张"魏国官员工作汇报表",它囊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只有仔细研究了课文,对课文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整合才能完成。借助这种崭新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次,根据课文的特点,我确定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内容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所以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

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我设计了一次写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河岸上们目睹这一切后会议论些什么,这样的练习将以往的对人物品质精神的理性概括的赞颂,转化为儿童生动形象的积极的语言表达训练。而且这个训练不是划一的,而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有弹性的作业。

第四,研究学习不能以解决学生的全部问题为宗旨,而应十分讲究保持学生的问题意识,真诚地希望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质疑、解疑,产生新问题的热情和冲动。有实实在在的问题,才会有切切实实的研究性学习。课尾,"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就是问题教学的有机组成总分。

当然,问题还是不少的,自我感觉,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尚不够,二是合作很少,三是容量欠多,课后感觉可以把西门豹做的第二件事和魏王的评价这两部分内容移至第三课时去学。

希望得到专家和同仁们的帮助与指点,共同探究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西门豹》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2、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批注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门豹治邺》(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①西门豹是谁? ②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③邺是什么地方?④为什么要治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一步进行教学做铺垫。】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已经读了两遍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官绅,破除了迷信,最后率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浇灌庄稼。

预设:西门豹最终使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过渡语:那么邺地最初是怎样一幅景象呢?“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出示表格)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1——9)自然段,找出问题答案,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填写表格

3、通过读来体会两个“闹”字的含义,体会老大爷的心情。

纵观表格,我们发现老大爷说了两句话都带有“闹”字(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年年闹旱灾),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这两个闹字含义有何不同?此时老大爷的心情如何?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话吗?

师:由此可见,西门豹通过调查已经了解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一)是人为的——给河伯娶媳妇闹的;(二)是天灾——年年闹旱灾。

通过调查,情况已经了解。假如你是西门豹,你将怎样做?

(板书:调查了解)

【设计意图:此部分处理略详得当。其中联系上下文理解“闹”字的含义,体会老大爷的心情是重点。猜测环节的设置是为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西门豹做法之妙”做铺垫,也是妙招。】

过渡语:————可是西门豹却说:“这样说来河伯可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四、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语:(接上)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到处锣鼓喧天,张灯结彩;老巫婆身着盛装,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弟子,十分气派。这时,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1—12)自然段,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请在课文空白处做简单的批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理解、做出批注的能力。】

2、学生们汇报、交流批注所得:

谁先来汇报一下,西门豹首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出示课件①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生:西门豹这样说很妙,他找到了合适的借口、理由,既救出了姑娘,又惩治了巫婆,一举两得、将计就计。

生:西门豹说话语气坚定,没有回旋的余地。

问: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把西门豹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出示课件②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催吧。”

生:他“等了一会儿”,实际是做出个样子给众人看,让众人相信,连西门豹也相信有河伯。其实是在“将计就计”“假戏真做”。西门豹说这句话的用意是借机把官绅头子扔到漳河里。

出示课件③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生: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目的是为后面教育官绅和百姓做准备。官绅们提心吊胆,跪下来求饶,说明官绅们确实受到了教育,惩治首恶确实收到了成效。

问:那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官绅,你受到了什么教育,以后准备怎么做?

问:看到此情此景,围观的老百姓有何反映?

假如你此时就是漳河岸边的一名老百姓,你最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巧妙,通过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的形式来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进行朗读指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小结:西门豹在调查了解之后,治理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惩治巫婆与官绅头子来教育其他官绅和老百姓,最终来达到破除迷信、统一思想的根本目的。“送送新娘”这一做法真是“妙”到了极点。

3、回归文本,朗读感悟

接下来就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11、12自然段,细细体会西门豹做法之妙。

五、学习第三部分:

师:(接上)迷信已经破除,天灾依然存在,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兴修水利)

六、评价人物:

学了本文,你肯定受益匪浅,对西门豹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来评价评价他?

【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本之后,让学生对西门豹进行整体评价,既是对文本的理解与开拓,又是对课文的深刻把握,。】

七、联系实际,体验情感。

两千多年以前,科学不发达,人们思想十分愚昧。在人们普遍相信鬼神存在的情况下,西门豹就敢于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真是胆识过人!今天,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但迷信活动仍然存在。谁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谈一谈吗?

【设计意图:走出文本,向生活拓展,才是语文教学的宗旨。】

八、布置作业:

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为主题进行调查,并出一期板报。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设计巧妙,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体会西门豹做法之妙,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整个教学重点突出,教材处理详略得当,既面的处理,又有点的侧重。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富有层次感。】

板书设计:

治 调查了解 将计就计

西 门 豹 ————— 破除迷信 妙 假戏真做

邺 兴修水利 一举两得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西门豹》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3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