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论文【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及其意义 篇一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及其意义 - 毕业论文

摘   要

安娜卡列妮娜是10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最富魅力的女性形象,她是1个追求个性解放,争取自主爱情,敢于反抗压迫,敢于离经叛道的上层妇女形象,也因此造成了她悲剧的命运。造成安娜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多学者在安娜的研究上花上了大量的心血,也有斐然的成绩,他们多大是从安娜的性格,以及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出发点。我认为安娜的悲剧根源除了性格和社会环境外,还包括人性根源和俄罗斯的文化根源。同时在我还发现,安娜和丈夫卡列宁性格之间的区别,以及安娜和情妇渥伦斯基性格之间的区别都是造成她悲剧的因素。安娜的悲剧形象在世界知识妇女层中得到了广泛的同情与热爱,这充分显示出了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尤其是知识妇女。安娜的悲剧也反映了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揭露上流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及其冷酷的社会关系。本文分两大部分,第1部分主要从性格、社会环境、人性以及俄罗斯文化4个方面来对造成安娜悲剧的因素进行讨论;第2部分则从安娜悲剧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安娜;性格矛盾;爱情悲剧;社会根源;文化根源;虚伪;勇敢

ABSTRACT

Anna Karenina is the most elegant character in the books written by Leo Tolstoy, the greatest Russian writer in the 19th century. She is a character of upper class lady who chased the freedom, looked for self-emotion and dared to fight against her life pressure. But those characters also made her life tragic. There were lots of reasons for her tragic life, and many scholars have spent lots of time on studying Anna’s life, some have achieved brilliant results. Anna’s nature and her social background have been their study points. Besides these, in my opinion, I think her tragic life is also based on her nature of humanizing and Russian culture. Meanwh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na and her husband’s nature, was also the reason for her tragic life. Her tragic life gained sympathy from the upper-class ladies in the world. That means the ladies, especially the upper-class women, concerned about their self-causation and self-life. It reflects the ruin of the noble family membership, the hypocritical moral and bloodless social relationship in the upper class. There are two parts in this essay. In the first part we discussed the elements, which make Anna’s life tragic, from the angles of human nature, social background, humanism and Russian culture. In the second part, we did analysis from the social meaning and the meaning of our real lives.

Key words: Personality contradiction; love tragedy; Social origin; Cultural origin;

False; Brave

毕业论文-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意义 篇二

毕业论文-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意义 - 语言文学论文

摘   要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873年―1877年。109世纪7代,俄国社会正处在急剧变动的过程之中,封建农奴制在继续瓦解,可是残余势力仍10分强大,资本主义虽努力迅速发展,但远远没有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俄国占统治地位的还是封建势力以及封建的意识形态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安娜就是生活在这样的'1个时代。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的1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悲剧结局。悲剧的发生,和她生活于其中的不能容忍爱的时代以及无爱的婚姻有关,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观有关,也和她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有关。通过分析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来进1步地了解109世纪6710年代的俄国社会现实,并对安娜的爱情悲剧做出尝试性的探讨。同时,笔者作为1名女性,对女性地位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安娜;悲剧;女性地位

ABSTRACT

AnaKarenina created in 1873 - 1877 years. In the seventies of the 19th century, in the social course of changing sharply of straight place of Russia, the feudal serf system is continuing disintegrating , but the relic force is still very strong, although capitalism is developed rapidly hard, is far from becoming governance strength of the society, it is still feudal influence and feudal center as the novel of ideology that Russia dominates, Ana lives in such an one era. AnaKarenina is image of an immortal in the works of Torstai, she has moved towards the tragic final result that is destroyed finally. Tragic emergence, with she life can tolerate era and marriage to have love of love have something to doing into, equate the love with the love view of life to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with her , is involved in contradiction conflict of her thought depths too.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son causing Anas love to be tragic, further social reality of Russia of sixty or seventy times of the 19th century of understanding comes, and make the tentative discussion to Anas love tragedy. The author pondered over and explored womens position as a woman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Ana; tragedy; womens position

安娜卡列妮娜个人读后感4400字 篇三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安娜卡列妮娜个人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安娜卡列妮娜个人读后感800字1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欢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感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期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感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齐。

可是,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梦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我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此刻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感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齐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安娜卡列妮娜个人读后感800字2

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自我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样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梦想中的感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可是这些的“好”,只可是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职责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

火车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上了结的孽缘。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如热流的相涌,最终冲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伦斯基的爱如海啸般一泻万里。如果没有婚姻制度、如果没有生下爱儿、如果没有社会舆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水乳交融的相爱,来得太迟且来得让人感到欣慰。可是现实便是现实,他们的结合,虽然并不稀奇,反而在圣彼得堡,拥有情人是常事。看来违反婚姻制度,失去母亲职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毅然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可是,安娜,却头一回为自我做了主——她想拥有完整的感情。

可是,最终安娜却卧轨而死。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欢乐单纯的家庭,欢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名其曰“感情”。而这个“感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

世上的感情本如此,荡气回肠的也有,生死相许的也有,细水长流的也有……感情面前,没有对错,仅有有没有真心爱过。难道不是吗?

安娜卡列妮娜个人读后感800字3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毫无疑问,安娜很漂亮,满激情和活力,热心又善良。一出场的女神气质无疑虏获了所有人的好感。她漂亮,所以在社交场合独领风骚;她诱人,所以弗龙斯基对她一见倾心。可是她不够聪明,聪明的女人可以像穿花蝴蝶一般游刃有余,安娜卡列尼娜却随着她的感情心意去走。世上最不幸的事情就是一个不聪明的女人还那么贪心。

确实,安娜卡列尼娜是个贪心的女人。安娜迷恋弗龙斯基,于是不理会世俗舆论和他同居、出国;她又舍不得她的儿子廖秋沙,所以死活不肯离婚;她不愿离开曾经令她变成众人焦点的社交圈,她一边像祥林嫂一样乞求朋友亲人的理解和宽恕,一边像个放荡的女人一样以自己的魅力勾引每一个来访的男人,包括基季的丈夫列文。她渴望把她想要的一切都抓在手中,一样都不能放,却不明白质量守恒的道理,没有人可以享尽一切好处,安娜不是千手观音。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空虚寂寞冷的俄国上层阶级贵族妇女,离开上层社会的社交和吹捧就无法存活,她收养了一个农家女孩,像个小宠物一样置放在自己身边,却不愿意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些许关心,在乡村建学校对她而言更是无稽之谈。她高高在上也凄凄惨惨戚戚,因为失去了唯一的消遣方式,安娜几乎是病态地抓住自己想要的,憎恶自己不想要的。大概是中国传统的那种“一 夜 夫妻百夜恩”的说法的影响,我不觉得她的丈夫做错了什么,让她一直骂他是个恶魔,卡列宁即使痛苦,也不曾把妻子极尽贬低。那种典型的教徒式的隐忍与安娜无节制的索求形成强烈对比。不过也是,一个女人,一个年轻好动,魅力四射的女人,是永远不可能安于现状的。她没做错什么,她只是太美了。当美本身就是一种错的时候,这种美必然要走向毁灭。

安娜自杀了,意料之中,只是我没想到她离开的理由是这样可笑,因为她总怀疑弗龙斯基要出轨,当弗龙斯基要回去看他的母亲,星期一才能回乡下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崩溃了。她是个把感情完全依附在别人身上的女人,对弗龙斯基寸步不能离,当然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安娜在走向弗龙斯基的过程中不断在失去她所想要的、她所拥有过的东西,弗龙斯基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了。如果失去他,她真的就一无所有。

我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一书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至少提醒了当代女性应该具备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优秀品格,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盲目的把爱情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理性处理自己的感情,毕竟人生中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为了爱情就寻死觅活的实属不值。

安娜卡列妮娜个人读后感800字4

火车呼啸而过,那亮光,那原先照耀黑暗的一切光亮,噼啪一声,变得昏暗了,永远熄灭了。

优雅高贵的、生机盎然的安娜,走向了卧轨自杀。

仿佛溺水的人沉浸在幽深的黑暗中,挣扎于纷繁纠结的水草里,最终看着生命的最后一个气泡湮灭在那遥不可及的光亮间。

她飞蛾扑火般的爱情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从最初的优雅风情,纯真又诚挚,到最后陷入神经质般疯狂的妒忌和猜疑中。不得不说是她心中的执念让她疯魔。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家有言如是。慈悲的佛是在说:亲爱的孩子,不过分执着于爱,不要迷失于恨,云淡风轻才能追求生命的解脱。

生命之弦华美而珍贵,只有充满柔情的手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我们是需要爱的,我们需要丰沛的情感来点缀这冰冷的世界。但尘埃中蒙头追逐的人啊,又总是容易忘记,水满则溢,过犹不及,担负太多,生命自然无法承受。

安娜之死,于我们这些无关紧要的旁观者而言,是一次华美而壮烈的英勇就义,她用生命“挺身反抗人生无涯的苦难”。于她自己而言,却是一场一败涂地的豪赌。凡是有果,则必有因。扼腕叹息之余,与朦胧泪光之中,我却也隐约了悟:正是因为追求的太多,安娜才最终压垮了她自己。

于上流社会那一片虚伪泥沼中,安娜勇于放弃荣华的地位转身奔向爱情和自由,这样纯粹又热烈的勇气便是她迷人魅力的源泉。可事实上,她高估了她自己,在狂热爱情的驱使下,她于某一瞬间奋不顾身,可随后却又胆怯畏缩。

她以为她不在意,可上流社会的议论纷纷让她在意得要命;她以为她可以割舍,可她还是拖着不离婚,因为放不下自己的儿子;她以为她不屑,可她还是拼命维护自己的美丽,哪怕内心焦灼如火……

安娜太贪心了,红玫瑰与白月光,她都想要。既要爱情,也要名誉。这一切都需要巨大的精力去维持。于是一日日,安娜熬尽了自己的心血,迷失,焦虑,渐至沦丧,终究一败涂地。

人不可为贪欲所控制,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世界是平衡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将欲有所得,必先有所弃,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生命腾出更大的空间,来安放那些对自己真正弥足珍贵的东西。

敢于追求是勇气,敢于舍弃则更是有魄力。“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浮世中美好的世物千千万,繁花丛中只需得一两朵来装点生命便足矣!

柔软又脆弱的生命,丰沛又坚韧的生命,愿你善待它。

安娜卡列妮娜个人读后感800字5

一只扑向爱情之火的飞蛾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安娜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安娜。卡列尼娜》讲述贵族妇女安娜有着令人着迷的美貌和深刻丰富的精神世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千秋。”作为政府高官卡列宁的妻子,安娜过着世俗眼中的幸福生活。可卡列宁和安娜之间没有爱情,这在现在看来无疑是不幸的。但在当时的欧洲贵族阶层,很多婚姻都是这样,真正的爱情只会被耻笑和鄙夷。安娜不想安于现状,她蔑视与卡列宁的婚姻桎梏,并爱上了志趣相投的英俊青年贵族——渥伦斯基。安娜毫无顾忌地追求爱情、自由和幸福,但她不受理性约束的行为,也使自己陷入纵欲的感性误区,从而付出惨重代价。

渥伦斯基虽然也爱着安娜,但在他的世界里安娜只是他的一部分。他的职业和社交让他回归现实,让他无法面对安娜的感情。当安娜意识到渥伦斯基的怯懦自私后,自己的世界也跟着破碎了。安娜认识到爱情和生命的无望,最终选择了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卧轨自杀。

安娜为什么会卧轨自杀?

在当时的社会,贵族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渴求,无法与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相抗衡,更无力承受来自传统的封建道德制度的致命打击。安娜的生机勃勃与当时社会的死气沉沉不相符合。这是形成安娜悲剧的原因之一。

梁实秋说过:“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不得,转为烦恼。有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赋予她生机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安娜对感情要求过多,也是形成她悲剧的一大原因。

安娜自身性格的局限也是造成悲剧的一大因素。“作为柳里克皇室的后裔安娜拥有与生俱来的地位和尊严,贵族血统所带来的种。种特权和优越的地位,使安娜从小就体验到了高高在上,君临一切的威严,而天赋的美丽又使她处处受到人们的青睐。”安娜的偏执与任性,无疑都带有毁灭性的力量。

她像一只扑向爱情之火的飞蛾,任性、可怜,又有种决绝和潇洒,只求灿然的一刻!

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靠近完美的那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卡列妮娜个人读后感800字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论文 篇四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安娜悲剧原因的基础上探究造成现代现代婚姻悲剧的三大因素:婚姻悲剧,出身和性格不同,愛情悲剧。

论文关键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根源

马克思说:“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剧形象具有有恒的艺术魅力。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

何谓“悲剧”?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如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短暂的一生是悲剧的,那么,安娜的人生都由哪些悲剧构成呢?我认为,她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三个悲剧。

(一)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悲剧

出身和性格不同为了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国上流社会,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像一件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昂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钩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有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像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愛情的小把戏。二人性格的不同注定了他们对愛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

(二)情人伏伦斯基的愛情悲剧的

这个悲剧由三个原因造成。

1.与伏伦斯基的不同的愛情观

安娜对待愛情的态度是自私的占有欲极强这使得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偏执、怀疑、忌恨,她认为她愛伏伦斯基就应该完全占有他,丝毫不许他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利,只有靠他的愛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身为贵族的她不了解“人仅仅有愛情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真理。

伏伦斯基对待愛情的态度是“我什么都可以为他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男子汉的独立性”。而他所谓“男子汉的独立性”无非是财富、社交、军阶、前途。他愛安娜的美貌胜过于安娜的内心世界。愛之初,他为安娜放弃了在皇家卫队的军职,放弃了遗产,而当他们出现经济危机时,他又跑回母亲那里,要求母亲在遗产继承书上签字。他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只愛安娜一人,现在他还要愛他的母亲、愛金钱、愛社交、愛沙皇……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花花公子。

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愛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愛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近乎苛求的愛使伏伦斯基对她渐渐疏远、冷淡。安娜也产生了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得有点神经质了。安娜对愛情的自私与变态使她认为死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愛情、惩罚他、让他心理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唯一手段。这种心理失常使得安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挽回伏伦斯基的愛情和对他的报复。她的自我毁灭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伏伦斯基觉得:“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一个废物了。”伏伦斯基又恢复了对安娜的愛情,或者说,他一直都愛着她,不过,现在这种愛更刻骨铭心了。

2.精神世界和独特性格

(1)愛情至上主义。安娜把愛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愛情当做生活中的一切,在愛情中迷失了自己,这一点固然同她认真执著的个性有关,但也不能不看到她愛情观念的缺陷。在二人世界中,安娜一切以对方为中心,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世界,如果把代伦斯基热情的减退看作人进入婚姻后愛情由激情状态转为温情状态的正常表现,那么安娜为他的冷淡眼光而极度伤心,则是安娜对愛的苛刻要求造成的。 (2)愛的压抑与偏执。安娜与卡列宁结婚八年毫无愛情可言,她内心的活力与生气完全被压抑了,直至遇到伏伦斯基,才唤醒了心中的活力与愛情,并接受他,和他结合,她对愛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

(3)强烈的欲望无法满足。这欲望包括她对生命的狂热渴望和对愛情的热切追求。她渴望新生活,勇敢地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了,甚至于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愛情。

(4)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卡列宁是一个虚伪、僵化、缺少生命力的贵族官僚。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处处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和地位受影响。也正是出于这种自私的考虑,他决定不离婚,以使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不合法,那么就会招来上流社会对她的谴责和抛弃,这无疑等于置安娜于绝境。

(三)与儿子谢廖沙的母愛悲剧

安娜为了愛情“抛弃”儿子,但她却备受对儿子相思之苦的煎熬,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悲剧的阴影日益扩大。她要离婚,丈夫不同意;她要愛情,可又舍不得儿子;她要伏伦斯基全部的愛来安慰自己,可伏伦斯基却有所保留。于是,安娜在“抛弃”了原家庭的责任即抛弃了儿子之后,又“抛弃”了即将建立的新家庭及其愛情果实——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女儿,走向了卧轨自杀之路,造成了两个孩子的母愛悲剧。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通过对安娜人生悲剧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四点原因。

(一)追求真愛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之间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传统观念对她精神上形成的桎梏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

(三)母愛和情愛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因素。

(四)对伏伦斯基愛情的幻灭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

在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赋予青年们追求自由愛情的权力,社会给青年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实现理想的广阔空间,安娜的悲剧绝不应该重演。广大青年应该以安娜的悲剧为借鉴,不断完善自我性格,正确看待愛情在人生中的地位,在相互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愛情,在愛情中把握好自己独立人格,注意摆脱旧习俗,旧道德的束缚。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愛情,才能争取到幸福的人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五

在念书的时候,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兴趣,要远远超过托尔斯泰。这种偏爱可能仅仅是因为,出于偶然,我先接触了《罪与罚》,然后是《卡拉马佐夫兄弟》。

那时,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由衷地敬佩,认为他代表了人类心灵的深度,这当然要比代表了人类心灵的广度的托尔斯泰来得厉害,尽管那时我还没有真正读过托尔斯泰的任何作品,只是凭借一些浮光掠影的二手印象,认定托尔斯泰不过是一个推崇人道主义的老好人,而这就意味着一种对历史和人性黑暗面的无知,意味着浅薄。

直到20xx年底,我大病初愈,渴望摆脱那种绝望的,被各种阴险设想、死亡意象追踪的状态,几乎是在命运推动下,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复活》。并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与陪伴下,真正康复起来。

当然,我不会因为个人经历,再犯一次年轻时候犯过的错误,武断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谁优谁劣。我在心灵壮健的时候,倾向于《罪与罚》;而在心灵衰弱的时候,倾向于《复活》,这种倾向能不能推广到两位伟大作家的所有作品,是不是适用于所有读者,我不知道。

前不久,志军兄在豆瓣上发了一条《复活》的短评,他说:“从头到尾笼罩在一种强大的善的观念的阴影之下,所以有一种至善特有的乏味。再加上这个时期托尔斯泰关注比较多的已经不是艺术而是宗教,写那种劝人从善的故事的比较简单文风也让这书打了些折扣。”他说这番话,是以《安娜·卡列尼娜》为参照对象,而当时我还没有读过这本书。

现在,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之后,我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同意志军兄的话。

并且,也是通过志军兄在豆瓣读书的标记,我才知道托尔斯泰的女儿亚·托尔斯泰娅所写的《父亲———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这本书,中文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译者是启篁、贾民、锷权。

结合这本“传记”,以及《安娜》一书中显然带有托尔斯泰自传色彩的“列文”这个角色,我觉得我对托尔斯泰有了更多了解。

一个拥有精神生活的人,会依照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活处境,倾向于求真、求善、求美这三条不同的道路——尽管人们常说,这三条路殊途同归。这三条路各自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哲学家与科学家是求真者的代表,宗教人士是求善者的代表,艺术家则是求美者的代表。那些认识到这三条路,其实通往同一个方向的看法,很可能是正确的,因为真正的求美者,比如说一个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及其围绕整个创作构建起来的生活当中,是不可能不触及到真与善,并将他们作为自己的方法来运用的。

而托尔斯泰是一个毕生的求善者,始终如一。这并不是说他毫不考虑美和真的实现,但他确实并不以美和真为最高人生目的。他以善为宗旨,在对善的追求过程中,实现了美和真,仿佛后者只不过是附带现象或意外产物。事实当然不是如此,更准确的说法是,美和真是其求善的方法,就好像古代少女为了寄托情思,将心力全部投注到一个荷包的刺绣上面那样。绣荷包当然是为了有朝一日寄予情郎,乃至最终结两姓之好,但少女在专心劳动时,并不会为自己设定嫁作人妇这样的具体目标,如果这么想,就会粗鲁、俗气,而且荷包也绣不好。

在《安娜》中,托尔斯泰借书中角色之口说,他拒绝左拉那种法国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也很难从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谢林那里获得真正的教益,这意味着他并不是一个求真者:既不像左拉那样通过文学来求真,也不像黑格尔那样通过哲学来求真。他心仪的对象,按照托尔斯泰娅的介绍看,是卢梭。而卢梭是一个对艺术与科学持批判态度的人——也就是对美和真的价值,有所怀疑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精神聚落来定义这个“群”,可能比行当、职业等名目,更方便我们进入我们想要了解的人物的内心。比如说,同为文学家,托尔斯泰是求善者,屠格涅夫则是求美者。求美者,以《会饮》里的阿伽通为典型,其特征是厌恶暴力,心肠柔软,逃避人世间的黑暗。求美者对求善的政治与宗教领域感到隔膜,容易对道德持鄙夷态度。至于求真者,可以举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为例,现代从事逻辑学、分析哲学或实证史学研究的学者,亦属此列。无论是以传统伦理,还是自由主义伦理引导自己的人,都是广义的求善者,这意味着求善者类别并非求善者阵营,同一类别的求善者,也许分属不同阵营,彼此之间的斗争可能与求善者与求真者之间的斗争一样惨烈。

我之所以采用真善美这样老掉牙的概念,来思考我所遇到的古人和今人,是因为借助这些概念,似乎能把握到某些统一性。比如,我认为孔子是求善者,将目光从天上投向城邦的苏格拉底也是求善者,柏拉图是貌似求真的求善者,亚里士多德则是貌似求善的求真者。而当代中国学者,就我所熟悉的,研究法学、政治哲学和古典学的,大都是求善者。尽管很多学者采用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挥舞着科学的旗号,貌似求真者,但在根柢上,他们仍是求善者,只不过所信奉的善的原则彼此不同。

受制于形形色色的ism,他们之间的冲突,在根本上是善与善的冲突,他们处理这种冲突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一,将对方贬低为恶,于是善与善的冲突,就成了善与恶的斗争。这是一种最幼稚的方法,近乎孩子气的划分敌友,但同时也最容易被采纳,最为人们所习惯;二,将对方吸纳进自己的体系。近年来流行的“通三统”的思想谋划即属此列。这种方法在根本上,是一种“礼”的构想,以否定、批判、但绝非消灭的态度,将对方保持在思想内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比第一种方法更明智,更审慎,而且也开辟了通向真的可能性。如果说将对手宣布为恶而予以摈弃,在思想上容易流于狂热和懒惰,那么构想一种思想的“礼”的秩序,则要求更深入地理解对手,要求更冷静、更富有同情心,尽管这种方法不可能否定自身的主体性,所以在根本上仍然是一种政治态度,而不是思想态度。三,否认自己是求善者,将自己打扮成求真者,同时指出对方是求善者,是无法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触及科学的层次的乡愿。

用真善美的。分类法,来观察当代思想人物与事件,会更容易看清一些脉络。例如,我认为刘小枫就是一名求善者,从《记恋冬妮娅》到“国父论”,其求善的旨趣一以贯之。在青年时期,他还会被美魅惑,但在领受自己天命的过程中,越来越摈弃身上的文学青年气质,其标志是写出那篇嘲讽阿伽通的文章。因为如果不抛弃文青气质,则不能彻底打开进入政治思考空间的渠道。不过,刘小枫对政治的理解,是纯然古典式的,或说伦理的,他既从善恶角度来理解政治,也从善恶角度来理解宗教,也从善恶角度来理解哲学。但他对善恶的思考,永远固守常识的层次,不愿意从中抽象出伦理学。这一点,他与他求真意志更旺盛的思想晚辈,如李猛和吴飞,是很不同的。

在晚近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他越来越多带有文明本位色彩的观点,使他更像是古希腊城邦的诗人,而非哲人。如果说诗人是城邦显见的捍卫者,哲人是城邦潜在的颠覆者,那么,在对苏格拉底问题进行了通盘思考,意识到哲人角色,在当代中国既不利于开展教化,也不利于自保之后,倾向于做一个诗人,当然是他的自然选择。

做为一个自始至终的求善者,刘小枫究竟是效仿显白教诲与隐微教诲的区分,隐藏了自己求真的一面;抑或是他本性就容易“信以为真”?今天又读到他一篇最新文章,《东亚史的新与旧》,其中的思考和态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指出看似求真的实证史学,背后的推动力其实是求善(求恶)的意志,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政治领域的善,始终有其局限性,局限于一个城邦,一个国家。冈田英弘和宫崎市定是日本学者,当然是力求实现日本的国家意志,追求日本人的善;而中国学者则会力求实现中国的国家意志,追求中国人的善。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各自的求善意志,都是无可非议的,哪怕双方均视对方的求善意志为邪恶,也不影响这种相对的善的存在。如果要发出真正有力量的批判声音,则需要超越政治,超越国家,寻找到一条中日两国均奉行的文明准则,如此才能实现有效的批判。但在《东亚史的新与旧》中,看不到刘小枫有这样的努力,只是纠缠在日本人为汪精卫翻案,或我们不应该接受日本史学洗脑的詈骂上。

可问题并不在于,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自己的主体性,自己的善,去拥抱敌人的主体性,敌人的善。日本的东亚史研究,美国的新清史研究,之所以会吸引大量拥趸,并不是人们心甘情愿地缴械投降,自愿交出了自己的求善意志,而是因为,日本的东亚史研究和美国的新清史研究,都披露了大量的历史之真,这是难于反驳的。我们只有写出包含同等分量的历史之真的著作,才算是荷枪实弹地与对手交战,否则我们的意志所求来的善,在对方披露的历史之真的映照下,就会显得虚伪,变成伪善。况且,在当代总体性的科学视野之下,求真本身,就意味着实现一种在知识领域成就善的生活,所以会形成跨国跨文明的学术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有赖于拥有不同国家公民身份的学者,真诚地交付出自己的主体性。固守自己的国家与文明意识,只会堵塞和削弱这种新的可能。

最后想说的是,目前尚看不见任何端倪的,只存在于一些学者好心的想象中的东亚共同体,能否成为现实,也许并不取决于思想如何攻守,而要取决于物质的合作与发展。我记得刘小枫曾奇怪地大力推崇科耶夫,赞其为“欧盟之父”,但根据翻译过来的《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来看,现实的欧盟的成立,与科耶夫原初的设想,相距甚远。现实的欧盟起源于德法两国的煤钢共同体,纯然是一笔经济账,而科耶夫盘算的却是一个以法兰西为主导,以意大利、西班牙为拱卫的天主教世界。科耶夫心目中提防的敌人新教德国,最后反而是法国最忠实的朋友。当然,我们不能就此讥讽知识分子的空疏、无用、妄想,因为世间一切事情的落实,都不会百分之百如人所愿。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师,希望我们捍卫自己的国家与文明,是应该教导我们停留在政治的,你死我活的,敌友之争的层面思考,还是应该教导我们努力超越政治的层次呢?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六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感到安娜正在某个角落里,怀着满腹的渴望和决绝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终会拥抱,带着同样满怀的激情,摆脱所有的现实,去与她一起起舞长空。

安娜·卡列尼娜,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句 篇七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弗龙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黑发男子,不十分高,生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决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姿,从他的剪短的黑发和新剃的下颚一直到他的宽舒的、崭新的军服,都是又朴素又雅致的……当他走近她的时候,他的美丽的眼睛放射出特别温柔的光辉,脸上微微露出幸福的、谦逊而又得意的微笑(列文这样觉得),小心而恭顺地向她鞠躬,把他的不大而宽的手伸给她。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Leo Tolstoy《Anna Karenina》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他凭着袭上他的心来的狂喜和恐惧知道她在那里。她站在溜冰场的那一头正和一个妇人在谈话。她的衣服和态度看上去都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但是列文在人群中找出她来,就好像在荨麻里找到蔷薇一样容易。由于她,一切都生了光辉。她是照耀周遭一切的微笑。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人家彼此都很频似

可是不幸人家的苦难却各不相同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妮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八

大文斗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花20多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对列文和基蒂的印象要比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印象要深。安娜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所限制,如果摆在现在,是不至于有那么悲惨的结局的。或许就像现在的大多数婚外情一样,会离婚结婚,也会对原来打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重新结婚之后也未必一定会很幸福!相反列文和基蒂哪种平凡琐碎也很热烈的幸福,让人觉得多么切近生活,自己也可以这样热烈平凡地幸福着。列文的各种矛盾的想法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做法,对于还处于思想波动期的年轻人也是恰当的一个例子:矛盾又有独立,想融入大众,又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并骄傲地保持自己的特点,并追求和达到了自己的幸福。总得来说,觉得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有天真执拗的孩子禀性,又能独立和坚持自己的立场,让人又气又爱。只是基蒂的理解和爱,最终让他能够很幸福,一对可爱的人儿。

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阅读习惯,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阅读或写作,正如列文一样,是想通过阅读,能够寻找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问题的答案。但即使找到或者未能找到,找到之后又推翻,依然主要还是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该做的,去过自己的生活。而把文学或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那还有很遥远的路。或者本身就不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走的路,并不会花特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琐屑,并努力把周围能做的做好。

《安娜卡列妮娜》读后感1「李玉萍」 篇九

《安娜卡列妮娜》读后感1「李玉萍」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安娜单纯,她前半生没有为自己作住,听从姑母安排,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不过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难道她的人生和青春就要在这样空虚的模式下度过?丈夫冷冰冰的,却有可爱令人心疼的儿子。安娜单纯地以为,没有了爱情,并将所有情感寄托在小儿子谢辽沙身上。既然爱情甸园上荒芜一片,起码起能让亲情花开遍野。

安娜单纯地这样想着,想着就宠着孩子过她的一生。即使,她心灵上干枯得就快她呼吸不了。她却没有发现,她越逃避着,就越发得渴望。

一度相逢,二度相思,三度便是沉沦。

火车站下的相遇,萍水相逢的夫人,竟然是哥哥朋友的妈妈。安娜细细地打量这个男人。渥伦斯基也心跳了,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

渥伦斯基留意到了,这个美丽的女人需要的是爱。他能有幸给到她吗?第一次相见已经倾心的渥伦斯基,在舞会上遇到安娜,更加坚定自己心甘情愿地埋进去了,即使是个深渊,他也愿意踩埋进去。安娜也知道自己难以控制自己,再三回避,甚至马上动身回家,压抑着自己的情欲。在这点上,起码安娜她也作出过努力。她也曾做到逃避和压抑,并不是一心地想着出轨。

又是火车,渥伦斯基和安娜的情缘或许就定结火车上面了,才有了在火车上了结的孽缘。是的,渥伦斯基追上去了,安娜,那股躁动的心又再度被挑拨起了。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社会舆论、伦理道德、母亲责任筑建的堤防还能抵挡多久呢?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十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透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败的杯具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状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因此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别把我当空气。本来吧,这事到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但是当时艰辛谁人知?没想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一个里应,一个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儿来……天理难容,也注定了他们的杯具。

最后,安娜卧轨自杀了卡列宁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与土耳其作战,但求一死。哎,要我说,他早干嘛去了?

哎,回想当时看书时,我可没少骂渥伦斯基和安娜,感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们所谓的感情是虚无飘渺的,无论如何总不就应冲开家庭的底线。虽然说当时卡列宁与安娜岁数相差甚大,但他宽容但是少见的,他总在为安娜着想,对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后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谅,他便原谅了她,样的胸襟一百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啊!从安娜的种种来看,安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为自己思考更别说顾全大局的人,不明白道德为何物的可怜人,也正是正因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这场杯具。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0 2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