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论文【优秀3篇】

发布时间:

白酒整合营销策划书 篇一

什么是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英文为: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ns,简称:IMC

IMC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

IMC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所以,整合营销传播也被称为“Speak With One Voice”(用一个声音说话)即营销传播的一元化策略。

两个特性

战术的连续性是指所有通过不同营销传播工具在不同媒体传播的信息都应彼此关联呼应。“战略的导向性”强调在一个营销战术中所有包括物理和心理的要素都应保持一贯性。所谓物理的连续性是指在所有营销传播中的创意要素要有一贯性。譬如在一个营销传播战术中可以使用相同的口号、标签说明以及在所有广告和其他形式的营销传播中表现相同行业特性等。心理的连续性是指对该机构和品牌的一贯态度,它是消费者对公司?quot;声音“与”性格“的知觉,这可通过贯穿所有广告和其他形式的营销传播的一贯主题、形象或语调等来达成。

战略的导向性,它是设计来完成战略性的公司目标。许多营销传播专家虽然制作出超凡的创意广告作品,能够深深地感动受众甚至获得广告或传播大奖,但是未必有助于本机构的战略目标,例如销售量市场份额及利润目标等。能够促使一个营销传播战术整合的就是其战略焦点,信息必须设计来达成特殊的战略目标,而媒体则必须通过有利于战略目标考虑来对其进行选择。

七个层次

1、认知的整合

这是实现整合营销传播的第一个层次,这里只有要求营销人员认识或明了营销传播的。需要。

2、形象的整合

第二个层次牵涉到确保信息与媒体一致性的决策,信息与媒体一致性一是指广告的文字与其他视觉要素之间要达到的一致性;二是指在不同媒体上投放广告的一致性。

3、功能的整合

是把不同的营销传播方案编制出来,作为服务于营销目标(如销售额与市场份额)的直接功能,也就是说每个营销传播要素的优势劣势都经过详尽的分析,并与特定的营销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4、协调的整合

第四个层次是人员推销功能与其他营销传播要素(广告公关促销和直销)等被直接整合在一起,这意味着各种手段都用来确保人际营销传播与非人际形式的营销传播的高度一致。例如推销人员所说的内容必须与其他媒体上的广告内容协调一致。

5、基于消费者的整合

营销策略必须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求的基础上锁定目标消费者,在给产品以明确的定位以后才能开始营销策划,换句话说,营销策略的整合使得战略定位的信息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的心中。

6、基于风险共担者的整合

这是营销人员认识到目标消费者不是本机构应该传播的唯一群体,其他共担风险的经营者也应该包含在整体的整合营销传播战术之内。例如本机构的员工、供应商、配销商以及股东等。

7、关系管理的整合

这一层次被认为是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关系管理的整合就是要向不同的关系单位作出有效的传播,公司必须发展有效的战略。这些战略不只是营销战略,还有制造战略、工程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以及会计战略等,也就是说,公司必须在每个功能环节内(如制造、工程、研发、营销等环节)发展出营销战略以达成不同功能部门的协调,同时对社会资源也要作出战略整合。

六种方法

1、建立消费者资料库

这个方法的起点是建立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资料库,资料库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人员统计资料心理统计消费者态度的信息和以往购买记录等等。整合营销传播和传播营销沟通的最大不同在于整合营销传播是将整个焦点置于消费者、潜在消费者身上,因为所有的厂商、营销组织,无论是在销售量或利润上的成果,最终都依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研究消费者

这是第二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尽可能使用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的行为方面的资料作为市场划分的依据,相信消费者”行为“资讯比起其他资料如”态度与意想“测量结果更能够清楚地显现消费者在未来将会采取什么行动,因为用过去的行为推论未来的行为更为直接有效。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可以将消费者分为三类:对本品牌的忠诚消费者;他品牌的忠诚消费者和游离不定的消费者。很明显这三类消费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品牌网路“而想要了解消费者的品牌网路就必须借助消费者行为资讯才行。

3、接触管理

所谓接触管理就是企业可以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或某一场合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这是90年代市场营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以往消费者自己会主动找寻产品信息的年代里,决定”说什么“要比”什么时候与消费者接触“重要。然而,现在的市场由于资讯超载、媒体繁多,干扰的”噪声“大为增大。目前最重的是决定”如何,何时与消费者接触“,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消费者接触。

4、发展传播沟通策略

这意味着什么样的接触管理之下,该传播什么样的信息,而后,为整合营销传播计划制定明确的营销目标,对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营销目标必须非常正确同时在本质上也必须是数字化的目标。例如对一个擅长竞争的品牌来说,营销目标就可能是以下三个方面:激发消费者试用本品牌产品;消费者试用过后积极鼓励继续使用并增加用量;促使他牌的忠态者转换品牌并建立起本品牌的忠诚度。

5、营销工具的创新

营销目标一旦确定之后,第五步就是决定要用什么营销工具来完成此目标,显而易见,如果我们将产品,价格,通路都视为是和消费者沟通的要素,整合营销传播企划人将拥有更多样、广泛的营销工具来完成企划,其关键在于哪些工具,哪种结合最能够协助企业达成传播目标。

6、传播手段的组合

所以这最后一步就是选择有助于达成营销目标的传播手段,这里所用的传播手段可以无限宽广,除了广告,直销、公关及事件营销以外。事实上产品包装,商品展示,店面促销活动等,只要能协助达成营销及传播目标的方法,都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有力手段。

整合营销传播 篇二

第一部分:宏观分析篇 一、白酒行业竞争状况总结分析

1、竞争激烈 白酒企业各类费用攀升

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加大对市场的投入;酒企业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销售。

2、强者恒强 利润集中于行业龙头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品质度的白酒成为首选。高档名酒的品牌价值、定价权优势奠定了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

3、国际资本将把白酒业竞争带到新的层面

水井坊与帝亚吉欧合作,带动其出口业务大幅度增长。随着国际资本的不断进入,白酒业的竞争将会上升到新的。层面。

4、白酒品类竞争领域细分化

香型更加多元化:度数细分加剧:概念细分(洞藏酒、自由调兑、生态酒等概念都为其市场竞争加分不少)。

5、中档白酒市场竞争加剧

高端白酒价格一再上涨,低端白酒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中档酒不仅收到二、三线企业的关注,也吸引了行业巨头的关注。

6、中小规模企业压力加大

在此市场环境下,中小规模企业的生存讲更加艰难,白酒行业产业结果面临进一步优化。

7、白酒企业业绩分化日益明显

调整产品结构,推行高端战略的特点。

8、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加大高端产品的比例,以保证利润的持续增长。

二、白酒行业预测性分析

1、粮食涨价会继续影响白酒价格涨幅

2、品牌影响力薄弱的白酒品牌前景黯淡

3、高档白酒市场依然是白酒品牌的掘金之地

4、行业龙头企业领先优势难撼动

5、年份酒全面开花优胜劣汰进程加快

6、原酒价格上涨加快中小酒企优胜劣汰

7、公款消费压缩将对白酒市场产生更大冲击

8、白酒行业消费大局持续平稳走势良好

三、总结

白酒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成本增加--加剧规模竞争

品牌影响力--加剧品牌文化竞争

高端市场持续走好--加剧技术和概念竞争

区域品牌压力巨大--加剧差异化营销竞争

全国优势品牌市场前移--加剧区域品牌与全国品牌的竞争

竞争对手关键词

技术创新--生存之本

发力高端--争夺白酒最具潜力市场

差异化品牌战略--以独有特点取胜

短期目标加长期规划--带动企业向前发展

第二部分:营销思路整合

一、渠道建设

A、酒店终端的梳理及维护

B、团购客户的开发和维护

C、商超的梳理及维护

二、宣传思路梳理

1、持续的传统媒体宣传。

2、公益公关活动宣传--借力隐性传播

A、政府搭台, B、公益搭台, C、特色节日,

三、引入营销新思路:

向白酒营销的最高境界努力--实现产品的自然销售(护肝白酒)

1、将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落到实处

2、高举高打,打造企业的领袖品牌

3、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敢于进行产品线瘦身。

4、要以专卖店为桥头堡,以品牌为突破口,创造品牌主导下的自然销售。

整合营销传播 篇三

整合营销传播

稍微梳理一下过去数十年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营销观念经历了消费品营销(50年代)→产业营销(60年代)→非营利及社会营销(70年代)→服务及关系营销(80年代)→整合营销(90年代)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已经不受欢迎了,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并长期维持与各利害关系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因而,以提高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认识度和信任感为目的的企业传播活动成为企业必须的经营活动。企业面向内、外部开展的所有形态的传播的整体化--整合营销传播(IMC),越来越多地得到当今企业的青睐。

本期编发韩国籍管理学博士申光龙先生的两篇文章《整合营销传播:IMC》和《IMC的9S模型》,希望能进一步加深读者朋友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认识,并为广大企业实施IMC战略提供有益的帮助。此外,本期介绍北京三木广告公司编著的《整合营销传播》一书,或许能给关心整合营销传播战略的读者更多参考和启示。

IMC的定义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IMC)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 & Interest Groups)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员工、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 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

这一观点算不得很新,发源于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学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合作效应(Communication Synergy)”概念,但直到90年代才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整合营销不仅以消费者,而且还把从业人员、投资者、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同行业者等作为利害关系对象;不是对这些对象进行一次性整合,而是分阶段一步步地进行。目前,不仅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市场,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商品市场也逐渐趋向饱和及均衡状态。对于企业,以产品竞争力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变得很困难;开发创造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变得很难,即使开发出新产品,由于技术市场的发达,仿制品会很快上市,产品的'先占效果难以实现;至于价格战略,降价固然重要,但也难以与低价的无商标产品(No Brand Product)竞争;何况通过合理的流通渠道节约费用降低单价的方法更有其限度。因此,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整合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

IMC的观点

IMC是随着历史发展产生的概念。一方面,企业营销管理者认识到市场的变化,如消费者的个性化、信息与购买的多样化等,纷纷根据自己的立场或目的执行营销机能。而“4P's”各要素间缺乏相互补充的连贯性,这就迫切需要能够调节和整合各种营销活动的新概念。IMC提出的“4C's”理论对现代营销影响很大,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怎样才能使企业与利害关系者间的沟通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我们目前面临着替代商品(Same Value Product)泛滥的市场状况。企业主导下的致力于产品开发的传统营销概念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暴露出缺陷,消费大众也开始显示自我,形成独立存在。因此,通过大众媒体接近更多消费者的“大众营销”逐渐被以消费者个体为对象的“1对1营销”所取代。“物资不足时代”的市场营销方法开始失去效果,把消费者平均化的“通用(One-fit-all)”型传播也失去了以往的威力。

当今社会的交易关系往往建立在交易双方长期信赖关系和互惠关系基础上,是多次性的或长期的交易,从企业角度来看,必须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向追求各方当事人互惠关系的最大化。因此,本文作者认为IMC的沟通对象应该包括与企业经营活动有直接、间接利害关系的一切利害关系者。弗里德里克(W.C.Frederick)等认为,企业的利害关系者是指那些对企业的政策和方针能够施加影响的所有集团。所以,利害关系者亦称环境集团(Environmental Groups)。而作者认为,企业既有来自市场的利害关系集团即直接利害关系者,涉及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与客户(购买集团)的关系、与投资者的关系及企业间关系等;又有来自非市场的利害关系集团即间接利害关系者,主要有企业与社区、政府、媒体等方面的关系。

应由什么部门负责实施IMC战略呢?企业要把所有可资利用的传播手段和方法作为媒介以实施IMC战略,IMC战略应由企业营销传播管理者负责。但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各职能部门都各自实施传播活动,并没有具体的职能单位把各部门的活动整合起来。所以,应将实施IMC战略的组织单位明确划分为社会传播、营销传播、经营管理传播和组织管理传播等4个部门,并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中心设计出整合传播活动的体系,使各部门统一行动。

IMC的原则

一般来讲,企业引进IMC是为了解决企业部门间、企业与利害关系者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设立“营销传播管理者(Marcom Manager)”,根据利害关系者的需求整合传播方法。利害关系者得到的利益越多,企业得到的支持就越大。IMC就是为了给利害关系者更多的利益,整合传播方法,把以前泛滥的传播方法升华为战略的过程。IMC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种:

由外而内的观念IMC提出双方面由外而内的阶层效果模型(如图1),强调首先要了解利害关系者更容易接受何时、以何种方式传播的何种信息,然后建立利害关系者资料库,并以此制定IMC战略。IMC传播战略的基础是利害关系者,只有利害关系者才是制定战略的源泉。

横向计划的观念利害关系者接收信息是横向的,所以,首先应存在基本的横向信息,再把它与企业所采取的传播机能相结合,把信息重新整合。利害关系者凭借“信息”和“劝告”这两个概念来决定如何]www.chayi5.com[接收和接收什么,他们把“信息”作为未来价值、把“劝告”作为当前价值接受。

重视利害关系者行为IMC的实施起始于以企业传播活动接触经验为基础对利害关系者的了解,这与过去通过大致的消费者行为调查进行粗略预测的方法不同。营销传播管理者根据已掌握的利害关系者行为规律资料,可以比较正确地预测利害关系者的下一步行为,可以用最少的费用更加接近目标,而且可以建立能够说明行为发生原因、唤起对企业活动有益行为的传播战略。

双向传播IMC采用多种传播工具,构筑与利害关系者的双向传播。把反馈的信息保存在资料库中,用于了解利害关

系者接收了什么信息;又对利害关系者的情况、实际购买状况、商标接触状况等进行记录。IMC的特征是把来自利害关系者的反馈作为下一个传播的参考,通过反复循环的过程,企业会与利害关系者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

零基准计划现在,几乎所有企业的市场或营销传播部门在实施新的计划前,首先要做预算,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在预算范围内制定营销传播活动计划,而不能有效地、能动地进行传播。但IMC建立在对利害关系者有更多了解的基础上,以刺激利害关系者行为为出发点,努力摸索与利害关系者进行更有效的沟通的方法,最后才进行计划预算工作。

全企业的课题为了在竞争中确立竞争优势,势必要了解本企业商标的相对优势,从而建立可以灵活运用IMC的卓越企业系统。这不只是市场部门的课题,而且是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全体人员即全企业的课题。由于IMC理论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管理、整合各系统中重复的传播和预算活动,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整合营销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