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论文范例【通用10篇】

发布时间:

时事政治是指最近所发生的,而且能够体现出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以及体现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主要趋势的一些事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10篇《时政热点论文范例》,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时事政治论文 篇一

1.时事政治材料的选取缺乏科学性

首先是由于教师看报纸杂志较少,所以接触的新知识较少,一个时事政治材料反复讲,时间久了,自然与现实相差甚远,收不到好的效果。其次,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讲一些较高深的东西或与当今社会现状相差甚远的陈年往事,既没有效果,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再次,备课不充分,课前准备不足,因此在运用实例时明显存在不足,无法理论联系实际。最后,由于互联网络的发展,获取信息的媒介增多,但也因此,虚假或过分夸大信息内容比比皆是,这就造成了学生获取信息不准确,影响了教学。

2.时事政治材料处理不当

时事政治,必然注重“时事”二字,因此时事政治教育存在时效性,时事政治材料的处理相当重要。在现今的时事政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教师由于对教材或时事政治把握不够全面和深刻,选择的时事政治材料可能与所讲知识点无关,即便讲得再精彩也无济于事。其次,虽然引用的时事政治材料很多,但与考试重点、难点无关,只注重外在形式,象征性地引用时事政治,却不注重内在内容。最后,讲述的时事政治材料过于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探索欲。

3.对待时事政治的观念错误

由于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教师的理念就是考高分为首任,因此平时对时事政治几乎不闻不问,打算在高考前猛攻。通过历年高考时事政治考题来讲述哪些是重点难点,学生只是临时死记硬背,但并没有完全理解,认识上还存在诸多偏差,没有在实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如何推进时事政治与政治教育相融合

1.教师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事政治

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不仅仅是能够完美地理解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与教材教授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用以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坚持通过互联网、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等媒介搜集时事政治材料,并及时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首先需要深厚的知识体系做基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

2.学生要养成课前读新闻的习惯

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轮流读报纸,并在朗读结束后一一点评,学生读完并点评完后,教师做总结。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时事政治的学习与记忆也不再是枯燥的事,反而变得非常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意思与语言表达能力,也从能从根本上起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作用。

3.开展时事政治案例讨论会

在一个课时讲授完毕后,教师可选择一个比较接近所讲知识点的时事政治材料,让学生围绕这个案例用所学知识来讨论。一个案例中一般包含了很多政治学知识,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这些东西,大家各抒己见,而后互相交流,更快地提高自己,这种学习形式也更便于记忆。从案例讨论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气氛从沉闷到活跃,有效性必然更高。

三、政治教学与时事政治融合的意义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上,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思想政治教学因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限制,一直比较枯燥乏味,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就更加重要。现在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渴望探索新事物的求知欲也强。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是激起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一是时事政治本身的趣味性所决定的,二是时事政治与政治理论相结合时碰撞出的火花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渴望解决问题的好奇心。

2.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时事政治反映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实质意义。思想政治课是长期以来总结的正确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理论,虽具有权威性,但毕竟社会不断在发展,书本上的理论必然存在滞后性的缺陷。只有把时事政治与书本教学相融合,才能更好地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的学习归根结底是让学生今后为社会更好地发展做贡献,而发展离不开实践,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才是活的理论,只有融入实践中去,才能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才能更好地用理论来分析实践。另外,时事政治的具体化、灵活性也使学生学起来更简单。

3.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时事政治包含了国内外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学好了时事政治也就是了解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要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时事政治主要以人物或事件的形式出现,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而学生由这一事件引发诸多思考。在了解各个时事政治案例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开始掌握很多知识,在分析完案例以后,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学会了方法,这将有利于以后处理类似的事情,大大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文化底蕴。

4.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一直以来,传统的政治教学都是“填鸭式”教学,即老师只管讲,无论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一次性接受。政治课堂相较于其他课堂而言,本身就比较枯燥,再加上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就会更反感。而时事政治的引入,将会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事件”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引导他们思考、解答,从而使政治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势必会提高课堂有效性。

四、结束语

思想政治理论只有联系时事政治,才能彰显其理论的正确性;时事政治只有结合理论,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两者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政治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探索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弥补无实践性教学的不足,因此,将二者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这一理念,结合材料分析问题,寓理论于实际。

时事政治论文 篇二

近年来,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时政性已是不可避免,并且这种趋势会越发凸显。因而要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对国内外大事格外关注,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源于各大新闻、媒体、网络等的时政信息,如人民网、《华尔街日报》、《人民日报》、《半月谈》、《时事》等。并将这类素材凝练成短小的文字,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了解,并联系教材知识。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应加强对周围的人、事的关注,思考这些实践的真实意义及价值,并结合教材,利用正确的观点对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时事意识,引导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问题,同时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激发其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学生。

二、多比较,多筛选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考查,针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因而偏难偏怪的现象几乎不会出现,这就给学生、教师备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恰当把握时政的命题重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时政复习的过程中,要多比较历年考点,筛选出具备极大可能性的考点。比较近年来的中考时政考题时发现,在时政考查时间范围上,大概范围在上次中考结束到本次中考开始之前这一年时间;考查内容上,一般会以这一年来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而且当地发生、并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也会作为中考时政的考查点。同时,在对时政考题的考点筛选上可以发现,一年的考题中,不可能出现所有范围的热点,同时三年之内几乎不会重复考查同一考点。因此,在时政复习中,可将三年内未出现或出现较少、并与时政有关的考点作为复习中的重点。但同时,也应注意热点问题,将相关考点作为次要重点进行复习。多比较、多筛选,从而在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多结合,多联系

中考的时事政治考查是建立在青少年的生活认知之上的,尽管时事政治在中考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其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但是,纵观近年来的中考政治,其难度系数尚处在中低层,基础性的知识在试题的考查中尚占有重要地位。“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在时事政治的复习中,应多结合课本,多联系实际生活。时事政治虽然表面上考查的是学生对时事的认知,实则还是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对待那些新提法或者是需要深入的观点,在备考过程中需避免走弯路。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于怎样促进国家安全”等问题,在备考过程中就应避免,而应该注重的是与课本的联系,只要了解到国家安全对国家的影响等与课本相关内容即可。同时,要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实际生活中与国家安全主题有关的事件,如斯诺登事件等。时事政治教育具备极强的社会性、现实性,是引导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方针路线的教育,其以社会热点的透视为基点,牢牢把握时代的发展特征,正确评估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将政治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的国内外大事,一方面能增强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另一方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剖析能力,锻炼学生联系根源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对时事政治资料多收集、多了解;对历年考点多比较、多筛选;对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多结合、多联系。通过这几种有效的复习方法,才能高效完成时事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时效,使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中考时政复习中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成绩。

时政热点论文 篇三

关键词:二胎政策;Web;预测;网站;人口结构

0引言

人口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国民关注的热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1]。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定位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我国人口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优生优育的政策指引下,生育率降低,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抚养比加重等问题。2016年起,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鉴于此,本文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Web的二胎政策下预测人口结构的网站,主要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了解当下二胎政策变化与影响,通过输入一定数据得到未来人口结构的预测情况见下方[3],同时信息查询模块帮助部分用户更加了解二胎政策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该网站包括账号的注册与登录模块、二胎政策信息模块、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全国人口分布模块、留言板块模块。该网站通过各个模块的整合,对二胎政策下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并给用户提供相关政策的查询功能。

1网站架构

本网站采用JSP开发技术,网站架构如图1所示。将网站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可以在PC端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整个系统采用B/S架构[4],具有使用简便、更新及时,易于维护升级的特点。

2网站模块设计

本文设计的人口结构预测网站主要从实用角度出发,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系统具有个人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二胎政策信息查阅模块、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历史记录模块、留言板块模块等。

2.1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

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主要包括个人账号信息注册、添加、修改、验证等功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登录分为网站管理员登录与普通用户登录。为增加网站的安全性,系统实现了验证码功能。网站由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内容更新等工作。

2.2信息模块

信息模块主要包含以往和当前的生育政策,涉及二胎政策的时政要闻与学术论文,内容包括二胎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当下放宽政策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用户登录后可访问查看,主要包括《2020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等,同时由于二胎政策放宽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料的人口快速增长,反而更多年轻夫妇在生孩子问题上更加谨慎,因此网站管理员提供相关二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论文供用户查看。该模块以后会根据政策信息进行调整升级,逐步完善功能。

2.3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

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主要包括目前人口总数、人口结构预测图表、部分人口结构预测等,通过建立人口增长模型,根据人口及相关数据,结合Leslie模型和Malthus模型,计算出当前这一年的生育率、抚养比、老龄人口比例,并预测未来几十年的人口数量,再利用Leslie模型计算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不同年龄结构在人口数量的占比,从而达到人口结构预测目的,示例如图3。

2.4历史记录

在历史记录中,用户可以便捷地查看之前录入的数据,不需要再次重复输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同时,用户将旧数据和新数据进行对比,效果更显著,更容易对比二者区别。同时,在此模块,用户可以查看以往某地区人口数量,方便进行数据收集。

2.5留言板块模块

留言板模块提供了让用户与其他网友对未来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和讨论的功能,为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以及想要咨询二胎政策的年轻人提供平台,解决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聚在一起讨论的问题,也能加强公民对二胎政策的理解。管理员设置敏感词汇过滤功能,该功能可以规范网络用语,让用户文明发表言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3结语

时政论文范文 篇四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问题的确立,即政府对全球信息化建立目标的确立、资源策划问题的确立和发展实施战略问题的确立。政府在分析自身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确保电子政务系统可以与政府各个部门顺利的沟通和交流。在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之前,必须要做相关的调查和研究。第一调查研究国家相关信息化政策,明白电子政务主导的中心思想,了解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发展的策划方案,掌握国家某些电子政务示范单位的信息。向他们学习丰富的经验,为将来规划电子政务系统做准备。

第二,把调查好的结果作为依据,开始制定实施策略,把好基础关。制定实施方案必须要考虑到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以及各个机制等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为了更快速的实行网络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推出了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的中心环节在于电子政务系统的策划、制作和管理。本文就针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应对每个环节的主要方法和建议。摘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本着统一策划、统一达标、统筹合作的原则,把各要素之间的层次缕清、突出中心、有条理的实施方案。依据各地方现实中的调查结果,设计出实施方案,并作出统筹计划。

第三,聘请专家组来验证结果。政府部门可以聘请有关信息技术的专家或者有关的资深人士组成专家组,对结果进行充分的论证,保障最终规划方案是最合理、最科学、最切合实际的。

2电子政务设计建设

2.1应用原则电子政务系统的设立是为了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电子政务的主要指引方向是需求。在实践活动中,广泛的应用电子政务系统,就越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应用的过程是优化电子政务系统最佳的方案,也是设计电子政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坚持应用的原则,落实相关部门管理、使用以及问题反馈等综合业务与职能。

2.2发展方向每个国家和地区在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同时,都会决定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从宏观角度来说,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具有指引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的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2.3效益原则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开启了电子政务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中最重要的三大指标就是关于电子政务的建立、运行以及成本费用,关于电子政务带来的经济成效和社会利益,社会大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满意度。电子政务是不是建立的成功,主要看电子政务的效益,电子政务的社会经济效益好,证明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所以在建设电子政务的同时,应该把效益作为基本原则,把最大化实现电子政务系统价值作为终极目标。

2.4规划、实施、监理相结合原则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并且具有一定的战略性。电子政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所以,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好、监管好、运行好,保证电子政务系统迅速的持续下去。电子政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规划,规划好才能指引电子政务向快速的发展方向前进,才能具体的实施规划战略,电子政务的建立是否成功,直接由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决定着。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需要顺利的实施和长期的维护,那么,具体如何使之持续发展下去呢?据研究证明,电子政务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不但包括系统本身具有可行性,而且包括业务也具有可行性,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电子政务的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赋予系统生命力、促使健康快速发展、完成基本功能。很多因素都决定了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状况。稳健的组织,系统需要人来操作管理,需要更多的人组织成团队来进行管理;建立激励的制度,通常情况下,采取激励的措施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运转的更好,可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中,有时候付出加倍的努力也换不来成果,这样直接打消了政府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忱度,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带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保障电子政务工作顺利的实施。

3结束语

时政新闻论文 篇五

研究现状

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诞生之后的整20年间(1983~2003),由于其发展仅局限于对外宣传,在国内影响不大,因此在这一时段对之研究近乎空白。从2003年起,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逐渐呈“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俨然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实践的勃兴呼唤相关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实践的蔚然成风使得相关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与实践相呼应,从2003年6月份起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随之而起,直到2004年底可称之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启动阶段”――表现在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显著增多,共有40篇左右。③我们还可从网络媒体的极大关注,“理论人”的理性追问和“实践人”的现身说法三方面勾勒出本阶段研究的大致状貌:一是各大网站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表现出极大热情,既有相关动态资讯报道和常识性介绍,又有理论探讨和争鸣,如五洲传媒网和中国网两家网站都设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专栏;二是《郑州大学学报》在2004年9月刊载了一组由国内知名学者喻国明、陈力丹等执笔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笔谈,“无论是对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发言人的追问,对马克思关于人民政权建设思想的溯源,还是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困境的忧虑,以及对新闻发言人与政府形象进行科学定位的思考”④,都能从某一侧面触及问题实质,将研究引向深入;三是《新闻记者》开辟《新闻发言人天地》专栏,并于年末最后一期启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主讲的“新闻发言人实务系列讲座”,较为系统地介绍相关理论及实战技巧。

整个2005年可以说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提升发展阶段”――不仅表现在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数量稳中有升,共有50篇左右,更重要的是,涌现出了一批有份量的理论文章和专著。该阶段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学术界结束了此前的散兵游勇式的作战方式,学者们以团队协作的形式联合攻关,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代表性的有:第一,陆续出版了一批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理分析和经验归纳并重的教材和专著。如《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⑤、《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⑥以及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一套“新闻发言人系列教材”,目前已出版的有《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践》、《新闻发言人实务》、《中外新闻制度比较》和《危机传播管理》等;第二,有关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课题组取得了不少重量级的成果。如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发言人与会研究”课题,课题组于2005年8月在《今传媒》上发表了以《中国政府执政能力与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为题的阶段性成果;第三,当对局部和枝节问题有了深入洞察后,理论整合便成必然。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的《新闻与新闻发言人实务》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面世的。这部洋洋数百万言的大型专业书籍,从现代社会对政府工作透明度的要求,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入手,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基本框架的建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涵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实务和案例研究等多个领域,有较高的理论性、实用性和可读性。⑦

文献综述

截至2005年底,关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涵义、发展轨迹及其赖以存在发展的社会条件

匡正对“新闻发言人制度”概念的认识,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逻辑出发点。代表性的观点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和学者喻国明所多次强调的:“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必须不断完善这种制度,才能充分保障它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真正传播主体,新闻发言人只是“被授权的代言人”,政府在赋予发言人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责任。陈力丹从对马克思关于人民政权建设思想的溯源中,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马克思人民政权建设的一个基本观点,其设立应当是社会公仆向社会主人――人民报告工作的一种日常形式。⑧对基本概念的这种认识使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建立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之上。

学者们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历史的梳理,大多视野开阔,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历程置于该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历时演进的背景之下,一方面,强烈的对比凸显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亟待规范的现状,有助于唤起我们加速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研究和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对于新闻发言人制度得以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原因,学者们将之归结为以下社会条件:①国家意识形态调整、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思想的全面铺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全面转型,为新闻发言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②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③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④我国大众传媒业的长足发展,新闻传媒越来越倚重政府作为重要消息来源,政府亦重视通过媒体加强其话语影响力;⑤突发事件的催化。

2.着眼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这方面研究可谓学界之述备矣,且比较科学全面,因此,大部分学者对此尽管文字表述各有千秋,但多观点类同,笔者将之综述为以下三点:①政府和公众沟通的主渠道――以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②政府媒体公关的主战场――以塑造和优化政府形象;③应对危机情形的主途径――以规避媒体事件的发生。

3.着眼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律依据与法律保障

据笔者粗略统计,在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中,约有40%左右的文章提及制约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法律根基的薄弱,而且,从该角度研究的作者无一例外呼吁加快我国相关立法的进程,并指出法制化是保证新闻发言人制度良性运作的必然选择。国内学者对此的探讨集中于以下两点:一是与新闻发言人制度密切相关的“信息自由权”、“知情权”、“信息公开之义务”的法律依据;二是以信息公开、信息自由为立法旨趣的法律保障。由于美国是世界上对公民信息自由权的法律认可和法律保障法典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因此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时,采取与美国相关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习鉴他人,醒省自己,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成熟、完备的法律规制,审视和反思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之欠缺。

4.着眼于危机传播和政治传播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陈力丹《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⑨中归纳的该年度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话题中,有两个话题即危机传播和政治传播涉及新闻发言人制度,因为它们均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上位阶概念。关于前者,他认为:“如果说,两年前的危机传播理论还停留在‘谣言止于公开’的呼吁上,那么2005年的危机传播已经进入详尽分析危机信息流障碍和总结危机事件传播规律的阶段。”关于后者,由清华大学“新闻发言人与会研究”课题组提出的“新闻执政”在本年度已成为政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口号,陈力丹指出,意欲实现“口号”向现实的转变,必须有观念上的深刻认识作为保障,即“法治化的管理观念在先”。这也印证了上述第三条的综述结果。

5.着眼于新闻发言人制度“术”的研究

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在实战,因此对其操作要领、实践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实施流程、微观运作进行细致剖析,自然成为对之进行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前者如政治素质、媒介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后者如合理操控媒体的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危机驾驭能力等;②各种新闻形式(如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吹风会等)的运作程序和操作技巧;③新闻发言人的媒体形象设计,如屏幕形象设计、非语言符号把握等。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基于上述综述,笔者认为目前学界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存在着两点不足:

第一,广度尚可,深度不足。经过学者们三年多的开拓性工作,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各个方面均有所触及,但理论深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介绍性的论文占了很大比重,理论创新性文章屈指可数。例如在介绍美国相关制度及法律时,缺乏应有的理性批判精神,似乎给人以这样的结论:步美国后尘,仿效其做法,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即可迎刃而解,其错误倾向不言而喻。

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松散。如前所述,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在实战,但实践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正如许多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专著冠之以“理论与实践”的书名,但由于它们多是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之急需而作,过分追求实用性和工具性,大多没能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甚至脱节。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时,应以理论界定为逻辑起点,以理论阐释和理论创新为研究重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对策与实战技能为旨归。正如费尔巴哈在《遗留的格言》中所说:作为起源,实践先于理论;一旦把实践提高到理论的水平,理论就领先于实践。而要实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创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1.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交叉学科透视

新闻发言人制度实际上有诸多学科支撑着,主要涉及政治学、传播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宣传学、舆论学、组织行为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交叉学科透视,就是要整合政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政府公关学、舆论宣传学、公关语言学等内容对本课题做出科学解答,亦即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核心,从以上交叉学科角度对之进行全方位理论扫描和透视,方能全面把握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对策。如前所述,学界对此虽有所触及,但大多是借新闻发言人制度之瓶装相关理论之酒,缺乏深度融合后的理论生成和创新。可以说,从此角度剖析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学界只是站在起跑线上,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核心研究与边缘研究并重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构成理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正式规则具有国际惯例的共同性质,有良好的外国模式可资借鉴或移植,但非正式约束由于其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积淀性,将其进行配套移植是愚蠢的,更是不可行的。因此,不能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变迁或创新仅仅看成是法律法规条文的变迁或创新,学界还应重视对非正式规则的研究和探索,以促进相应的文化建设、观念转型及制度环境营造。

3.中国传统文化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滋养

辩证法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历史与未来两极相通,即探究历史规律、把握今时实践与预测未来趋势有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因为“现代既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对立面,也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延续体”⑩,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要实现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理论创新,可从先哲圣贤的思想宝库里汲取与当代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相契合的有价值的思想因子。例如,由清华课题组提出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运作规约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就有很大的理论挖掘空间和阐释意义。再如,新闻发言人制度具有很多双重属性,如信息服务与舆论引导、设置公众议程与满足公众知情权等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观念”、“和谐思想”可为新闻发言人妥善处理以上矛盾提供丰富的理论滋养。从此视角切入,无论对政治传播本土化的理论建构,还是对当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都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传统‘和谐观’的现代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陈宗林:《中国新闻发言人群体脱颖而出》,《开放潮》2003年11~12期

(2)薛凯:《“国新办”新闻背后的新闻》,《半月谈》2006年第1期

(3)王展:《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2003-2004)述评》,《今传媒》2005年第7期

(4)《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笔谈)》,《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9月

(5)[美]玛格莱特・苏丽文:《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杜江主编:《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高钢、孙聚成:《新闻与新闻发言人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8)陈力丹:《健全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监察和限权机制》,《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9月

政治时政热点论文 篇六

关键词: 大学生 理论热点 教育对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时,李长春同志还指出:“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与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期望相比,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李长春同志的讲话对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更是有力的鞭策。要将中央强调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须弄清楚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需要弄清楚大学生对思想理论热点问题是否关心、通过哪些渠道关心时事与政治、具体关心什么内容、关心程度如何。搞清楚这些问题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基于上述认识,我参考《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等权威理论书籍,结合时事设计了《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调查表》,在浙江师范大学全体本科生中随机发放,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500份,回收466份,回收率93.2G。

一、调查结果分析

1.课堂传播思想理论、政策路线的功能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466位同学中119人平时通过电视关注时事;276人通过网络关注新闻时事;39人通过报纸杂志关注时事;30人通过与他人聊天的方式获得新闻时事方面的知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有2人通过课堂获得新闻时事方面的相关知识。对数据的分析可清楚地看到网络已取代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成为大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理论路线的最重要途径。不过,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电视、报纸杂志仍扮演着传播新闻、报导世界的重要作用,有158人通过它们了解时事。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仅有2人通过课堂了解新闻与时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课堂未能与现实世界很好地接轨,课堂教育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2.大学生主动关心时事的意识不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平时有意识主动关注时事热点问题的同学为128人,占被试者的27.5%;无意识关心时事热点问题的为78人,所占比例为16.7%;被动、偶尔关注时事的有260人,所占比例约为55.8%。调查问卷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关注时事、理论热点问题是否有意义”,填“是”的为240人,占被试者的51.5%;回答“不知道”的为104人,回答“没有”的为12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2.2%和26.2%。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同学主动关心时事、理论热点的意识不强,对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热点事件缺乏主动了解的意识,时事知识、理论知识相对匮乏。

3.大学生对思想理论热点问题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关注的新闻分类中文体类新闻排第一位,其次是经济类和政治类新闻。依据《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中提到的理论热点问题编制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科学发展观”了解的同学为88人,所占比例为18.8%;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了解的为90人,所占比例为19.3%;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所了解的为121人,所占比例为25.9%;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了解的为76人,所占比例为16.3%。与大学生对理论热点了解掌握程度较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326名同学表示会积极关注“世界杯”足球赛,所占比例为69.9%。

二、教育对策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主动关心时事、理论热点问题意识不强,对理论热点了解、掌握程度不够等问题。这一方面与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有关系,另一方面也给广大高校教育者敲响了警钟。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努力提高大学生对思想理论热点问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1.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调查问卷结果令人感到意外的是,466位同学中仅有2人填写通过课堂了解时事与理论热点。这与调查问卷发放的随机性及学生个体差异性有关系,某些学生在上课时可能根本没有认真听课,即使老师提到理论热点方面的知识这部分学生也不知道。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现今大学课堂教育存在的不足,在大学教育日渐专业化、职业化的同时如何保证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实力,是高校教育者要思考的永恒主题。大学教育应该是博雅教育,所谓博就是知识面的广博,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能只顾埋头学习专业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当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与政策课”等多种课程平台加强理论热点问题、时事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讲解,同时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应当在课程中注重理论与当前实际的结合,培养大学生主动关心时事、关心理论热点的意识,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高校博雅教育中主阵地的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先锋带头作用。

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同志给浙江师范大学全体思政工作人员做报告时强调“党建是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龙头”。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我认为要加强大学生对理论热点的了解掌握程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先锋带头作用,要在学生党支部中加强党性教育,让广大学生党员充分学习、了解和掌握当前的理论热点问题,并形成长效、固定的学习研讨机制,通过广大学生党员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以部分带动全体,在大学生中形成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理解掌握思想理论热点问题的风气,从而带动大学生对理论热点问题理解掌握程度的提升。

时政论文 篇七

一、时政教育的形式生动活泼,多种多样,让学生人人参与,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的主要形式为:

1、一周要闻时政演讲。

内容包括国内国际,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可讲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卡片,要求在内容相对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这种方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

2、专题评析时政演讲。

一周要闻时政演讲由于内容多,演讲时间有限,不太可能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专题评析时政演讲就成为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时政教育的较好形式。如朝鲜核问题,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二中全会、四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行等。由于专题评析时政演讲有一定难度,也能体现学生的能力,适合让一些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担任评析员。

3、时事追踪评析。

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件。任何事件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件发的全过程,才能认清事件的本质。当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成为热点问题时,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周要闻演讲和专题评析,而是要按期发展的线索和趋势,作连续性的评述分析。

4、时政知识介绍演讲。

时事政策教育中,往往涉及许多时政知识。如我国的复关问题,教师就有意安排同学在时政演讲时专门介绍国际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时是学生主动讲的。由于经常进行时政知识介绍,并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增加了知识面。

5、办好时政小报。

每年的几个重大节日(五一、国庆、元旦)是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时机,办好时政小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小报由学生自己命题、设计、编排、摘抄、撰文。有时还举行竞赛。

二、时事政策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时政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但由于中学生往往受到年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局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大事、社会新闻,在时政演讲的选题、评论、分析中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有的学生在时政演讲中对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对有些国际问题,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彼黑问题等表决时投弃权票,感到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又如由于时政演讲的题目、内容、形式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这就难免出现从个人兴趣出发,使演讲的内容比较散,或者遗漏重大事件,或者认识发生偏差。

这就需要教师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另外,时事追踪评析是时政演讲各种形式中较难的一种。一是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动态件、连续性和时效性;二是需要多个学生连续一段时间进行配合,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得重要。一是要选好题目,二是要组织的学生,三是教师在过程中适当的讲评及事件结束后的小结。

三、时事政策教育必须与教材有机结合。时事政策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事政策教育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对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的程度,又加深了对所结合的时政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初一年级的教材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时政教育可以把层出不穷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及新风新貌引入课堂。初二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法律常识。

时政论文 篇八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引导学生做人,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这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的根本。“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1.紧扣时代,顺应学情

“微时代”的到来,虚拟世界成为新时代的产物,自然就成为大学生的新宠。传统的载体已无法持续,有效的引来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在“微时代”产生的虚拟的世界里,大学生们以匿名的形式参与其中,真实并且大胆地发表个人的思考与思想。思想的交流争锋、政治观点的个人思考以及价值观的大讨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表达出来。在开放与虚拟的空间里,大学生可以就某些尚存争论的理论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自由分享个人的见识。微电影也成为大学生传递社会思考的新途径。微公益则把思想政治的内核与现实社会状况相融合提供了最佳的社会实践载体。“微时代”已经充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成功地糅合在一起。

2.领域广泛,知识丰富

微博、微信网络等信息依托多方面的科学技术形成了庞大的网络体系。在网络体系中,信息容量以爆炸式的方式不断扩充,信息内容包罗万象。覆盖面大、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的微时代信息传播特征,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生动活泼、全方面、多角度的深度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思想理论中抽象难懂的部分,因有了微博、微信信息的充分补充而变得丰富和丰满。以强调微民参与为特征的微时代,大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终端上随时发挥自己多学科的知识团体优势,做到多领域、广知识的广泛交流。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达到知识交流,信息共享,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除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困惑。领域不断拓宽,知识大量覆盖,积极地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3.师生互动,平等无缝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一直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但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事情开始变得简单。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荡然无存。交流的单向性已自动变成为互动双向性、多向性。传统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的主导客观强势感与优越感被虚拟环境切割得找不到立锥之地了。平等无缝地交流与探讨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潮流。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平等的地位进行互动的,双方可以畅所欲言,摆事实,解剖事实真象,探讨真理。通过平等、良性的互动,教师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大学生也能及时从教师的点拨中,纠正自己的认知误差,阐述自我的情感诉求和加强个人的意志磨练。“微时代”的平台,缝合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裂缝,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严重缺陷,营造出一个平等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氛围。

4.共同参与,实现价值

“微时代”背景下,渐渐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微公益,它充分发挥大学生作为微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微民的小力推动社会的大行动,以微小的代价践行着时代的最强音。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上,公益和志愿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但“微时代”的微公益克服了传统上的不足,如组织力度上,微公益只需在微博、微信上发表公益事件的缘由、网络地址链接和银行帐号。事件本身即可由微民自发链状传播,以几何级数速度迅速地在短时间内告知爱心人士,整个过程简单有效。大学生通过微公益,既奉献了爱心,也实现了价值。高校师生共同谋划微公益活动,在献爱心的实践中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5.新式载体,新颖内容

“微时代”创新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如平面载体的移动手机媒介和平板电脑,立体载体的微公益和微课,混合载体的微电影和微论坛。它们冲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大多停留在以课本为主载体的局限,也从另一方面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它已演进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阶段,如微电影的制作,它要求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影像艺术表现的把握以及思想政治意义的提炼。“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可超越实践的层面,如微公益的组织者不仅仅是在帮助别人,同时在某些角度上讲,它加速了大学生的成长速度,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可见,“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许多新载体和平台。

二、“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

1.“微时代”信息的开放性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带来挑战

微博、微信缺少了来自社会层面的有效的行为监督。在充分自由的平立台上,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的过滤,导致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充斥着大量虚假等不良信息。主流媒体面对庞大的信息又无法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在“微时代”里寻求彰显自我个性的大学生极易不加甄别地去接受和认同,并迅速地在网上和网下进行链状传播。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困惑。教师面对这些虚假信息难以做出权威的引导和修正,无法厘清难辨良莠的信息的真实背后意图。如何帮助大学生挑选有用信息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迅捷性给教师应对滞后性带来挑战

“微时代”信息来源广泛,传播速度惊人。世界各地的信息传播速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已超出人类反应的速度,尤其是在微博、微信上突发事件的发酦与传播速度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速度。网络信息反馈的思想内涵经过人为的因素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已超过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节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反应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给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的澄清出现了时间差。总之,如何在第一时间解决信息传播的迅捷性而教师应对滞后性的矛盾问题,如何提高教师应对快节奏的时代脉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

3.“微时代”网络信息的知识庞杂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素养的局限性带来挑战

“微时代”知识爆炸在网络信息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各种新文化,新思潮和新观点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障眼瞒天的新概念迷惑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大学生的年轻激情。而专业性过强的名词习惯性地堵住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思路。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全面专业素养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如何解决“微时代”知识爆炸给大学生带来的冲击,如何有效的缓和两者的矛盾是必须应对的挑战。

4.“微时代”价值多元性与思想政治主流性的冲突带来挑战

“微时代”的许多形式如微电影和微论坛等,由于它们各自生存于开放的网络土壤上,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必然造成多元价值的化学反应,如微电影体现了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与大学生所需要的主流价值的核心价值观,两者在许多方面是可以共通的。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显得尤为关键。如微电影过度的商业抄作,过分的渲染暴力和色情,过多的广告植入。微论坛上对于突发事件的过度发酵,信息不透明的事情被认为存在“有猫腻”,导致群情激愤,引起网民的信息的蝴蝶效应。以上的情况与现在所倡导的以文明、和谐和诚信为特征的核心价值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发挥“微时代”中的微电影和微论坛等形式在思想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克服它们的不足之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应对各种不利大学生成才的价值的冲击和挑战。

5.“微时代”网络道德弱化给道德规范性建设带来挑战

在微博、微信虚拟世界里,人的行为受约束程度下降,自我言行的意识控制能力弱化了。网络社会不仅充满了人性,而且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在没有有效准则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导致了自我欲望的盲目膨胀。许多大学生不懂得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不懂得无私奉献与公私兼顾;不懂得自尊自信,志存高远。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充斥网络,不科学、不道德的言论随意发表。缺乏理性思考的跟风附和的现象屡见不鲜,偏听偏信、盲目冲动的网络失范举动时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修养在于解决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道德选择及践行之间差异。可见“微时代”网络道德弱化给道德规范性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把握“微时代”特点,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和微公益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要基于微博、微信构筑师生间的交流平台,强化微电影在理解抽象理论与升华理论双重功效的作用,把微公益做成实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有形补充。充分发挥微课、微论坛的作用。

1.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动态快速干预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指的是大学生针对社会现象通过网络传播,表达各自意志和情感,集合互动造成社会广泛反响。高校网络舆情客观地表达大学生现阶段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动态。高校网络舆情产生起因是多方面,可能是社会的热点信息,也可能是校园里的突发事件。由于“微时代”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反响程度强烈、破坏性极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网络信息动态监控,建立快速舆情干预机制,遏制舆情的发酵,平息大学生的不良情绪。首先,高校应建立舆情分析机制,设立相应的机构和安排相关的值班人员,快速查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区分不同信息舆情的警示等级,及其启动相关等级的干预方案。“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特点,决定着信息的繁杂多样。其次,建立舆情处理机制,澄清事件的事实,还原信息的本源,击破谣言的真相,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向大学生负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依据我国思想政治的总路线,把握正确方向,对信息加以筛选与过滤,对于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信息,应及时加以肯定和宣传,对于背离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舆情,应及时加以澄清和矫正。可见,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动态快速干预机制可有效消除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弘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正面力量。

2.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微素质”职业培训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微时代”的步伐,需解决信息的时代特征和专业化程度,提高教师驾驶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建立微博群、微信群,全面系统地最新的思想动态方面的信息,客观平等地答复大学生的每条信息,坚持“处理问题有效原则”,有针对性地处理思想动态疑点和鉴别信息真假问题。同时,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还需群策群力,发挥理论课教师团队优势,有针对性的研讨热点问题,及时疏通学生棘手的思想瓶颈。教育主管部门可创造条件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走出校园,体察社会民情,实地考察论证,以补充实践经验的不足。开展“微课”教学的尝试,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而上好“微课”,要求教师需具备拍摄和录制过程中的各种设备的使用,以及相关软件的熟练应用。拍摄构图,灯光的选择和后期的美化等都是必须顺应“微时代”潮流的教师“微素质”。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讲,“微课”提升了理论课的精彩程度,也提升了教师的各方面的职业素质。“微课”的出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益补充。它带来了崭新的教学模式和创新的理论学习方法。只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微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反之,高校教师的“微素质”无法有效提高,处理网络信息能力弱化必将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正常运转。

3.加强正面引导,强化教学实践“微化”常态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直接体验为内容,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目的,与理论教学既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微博、微信中强化主流信息的作用,建立正确舆论导向。紧扣“微时代”的特征,在微博微信中布置实践任务,例如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要求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案例加以整理和比较,参与评论和评估,追求正能量的潜移默化。建立校园数字微信,开设微信论坛、微信信箱和微谈,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宣传主流价值观。通过开通大学生解惑系列微博,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凝聚大学生校园情感,提高学子们的学习热情。引导高校师生共同学习“微时代”相关知识,开发更多的微产品,比如支持大学生创办电子杂志、微报刊和微电台,用新颖的时代技术和工具吸引学生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发展动态,群策群力经营好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方便师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通过播放和制作“微电影”,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以新形式和新内容,形成以人为本理念和传统道德美誉熏陶的“微传播”,寻找依法治国方略的案例典范。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协调可在“微公益”实践中得以实现。大学生的“三观”可在“微时代”不断创新中形成和确立。可见,正面引导,教学实践“微化”常态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在乐于接受的形式下参与。

4.适应时代潮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微时代”的特征决定教育的载体的拓展。微博、微信、微电影和微公益为主的新媒介手段,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大学生所接受。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在工作方式上,如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连功能,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理论学习资料网址等;如在理论学习中,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面平台,利用播客等视频方式即时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中央最新政策的专题版面,利用网络连线,集体共同商讨;如教学实践中可利用微博、微信互动平台发起思想领域微论坛,由思想政治工作者主持引导讨论,让大学生畅谈自身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思考。在工作方法上,可以将“微时代”的各种传媒工具相结合,确保思想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变为立体、从单一个体走向社会群体。在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下,保证信息内容的思想性,增加受众的关注度,确保教学的时效性,注重教育的平等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5.创设有利条件,整合多载体混合教学机制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显性和隐性载体已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持续关注,转变思路和改变方式已是必然。整合传统载体和“微时代”的新载体的各自优点,开发新功能,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

时事政治论文 篇九

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引领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主干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历史产生的原因与后果、意义与影响、联系与综合等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必须借助于形象化手段进行认识深化,时政热点就是一种很好的直观认识工具。运用时政热点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认识深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14课《钢铁长城》的教学时,对于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潜艇部队等海军多兵种作战,一些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可以运用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来说明在远离陆地时海空立体作战的重要性;针对“和平年代要不要加强国防建设”的问题,可以使用我国首次设立“国安委”并由主席亲自挂帅的时政热点说明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教学时,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后英法两国再也无路可退”,这时我们使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来加强学生对国际义务的认识。

历史教材里的知识分布主题是以时序为标准的“线”角度的呈现,缺乏“点”的呈现。这时,如果我们能以某时政热点作为专题,一下子就将教材里分散的“点”连接成一个体系了。如我们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发现国家在农村的政策比较多,而且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单元里,这时我们就可以以“三农问题”为主题,将“建国初期的、时期的‘化’运动、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知识归纳成一条线索,原本混乱的知识脉络一下子变得清晰了然,通过归纳,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进一步深化了认识,避免了模糊不清,思维混乱,学科能力进一步提高。总之,经过我们使用时政热点这一形象化工具,学生认识如同由雾里看花立刻转变为拨云见日,恍然大悟般的感悟油然而生。

二、应用时政热点感悟心灵,深入内化学生健康情感

历史学科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本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但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感教育效果来看,由于情感渗透的手段单一、生硬,情感生成渠道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的情感收获是表面的、被动的,不能很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笔者尝试利用时政热点这一创新手段让学生自主感悟心灵,真正培养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收到的情感渗透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教育手段。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教学时,笔者在呈现完相关史实后,没有按照常规的手段让学生谈感想,而是利用多媒体展台呈现了近期中央档案馆公布的《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和一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哭诉视频,让学生直接了解更权威、更直观的“历史真实”。随后文字呈现了我国自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问题也随之抛出:“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问题具备开放性,能让学生充分进行心灵感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蛮、残暴,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认识到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警醒日本野蛮侵略的历史重演。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点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主题,学生情感认识瞬间升华。

综述,时政热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是对课外资源的有力开发,只要我们加强钻研,充分挖掘时政热点与历史教材的结合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一定会潜移默化地提高。

时政热点论文 篇十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同构

在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强调:“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当下,从国家、社会到高校,再到大学生们都十分关注创新创业。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末、活跃于21世纪初。虽然较西方国家来讲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活动当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1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交叠与同构的意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交叠与同构是时代的需要,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十八大以来,极其重视“创新”,在各种公开讲话和报道中,超过千次地谈到“创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①“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②“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创新”排在第一位。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诸多论述,都说明了国家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科技和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大学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坚定贯彻和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交叠与同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弘扬践行中国精神的需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实践告诉我们要弘扬和践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教者,政之本也”。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承担着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弘扬践行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交叠与同构,是与时俱进推进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承担着重要使命,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纵观历史,每一次时代的变革,必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每一次教育改革也必定带有时代变化的烙印。高等教育要与时俱进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推进教育改革。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展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交叠与同构,应当始终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命题,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这个大学使命及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需要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善于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关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失败、艰苦奋斗、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尚改革创新、注重合作、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使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2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1两者关系的一些讨论

在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时候,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东北师范大学王占仁教授多篇论文都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研究方向。③-⑤东北林业大学宋妍副教授也在她的论文中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基础丰富内涵和外涵,完善学科体系。⑥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是反对“泛思想政治教育”的,或者“广义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这些学者可能拒绝接纳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也有一些学者以管理学或教育学为依托,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讨论内涵、要素等,如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段从宇⑦等。

2.2两者关系

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不同范畴的两个事物,但彼此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两者有交叠、可同构。创新创业教育是顺应了时代特征、把握了发展规律、符合了人民意愿的教育的新发展与改革。我国在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定性为一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理念与模式。学科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学科专业知识,职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职业实践技能。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一项重点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进一步确立了“立德树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凸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邓小平19780422)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回答了为了什么去创新创业,引领着大学生们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态度、方式去对待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都会对“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定的认识。当大学生们期望在创新创业事业当中有所建树的时候,已经被这种认识所影响了。那么之后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影响学生的选择、规定实践的方向,会起到定向的作用;也会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对应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也势必会对实践活动最终的成效或成败造成重大的影响。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同构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

3.1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教育工作

首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品德。培养“精神”“品德”,以及“做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正是思政课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思政课教学价值的重要体现。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的第三章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重点讲授的内容就是改革创新主题。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有关于公民层面上的职业道德。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创新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认知及态度。思政课教学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教授作用,为创新在理论上提供支持,也提供大量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鲜活事例与榜样。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供大量我国在近代历史中的创新案列。

3.2发挥思政教师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思政教师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创客”的“思想导航者”。身为思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单纯传道授业的普通教师,而是大学生的“思想导航者”。思政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帮助学生担负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思政教师是培育学生拥有健康人格的关键环节。第二,思政教师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创客”的“技术引领者”。事实上,思政教师队伍,主要由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构成,特别是大学辅导员们的学科背景构成是相当丰富的。很多人总认为创新创业的教育,在专业指导上,思政教师没有用武之地,但事实并非如此。以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例,按笔者所在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有哲学专业、党史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管理学专业、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等,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思政教师们的学科专业背景,特别是跨学科、交叉学科背景的教师的积极性,注重知识扩散和转移,形成产教研一体,促成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发展资源与科研成果之间的互相转化。第三,思政教师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创客”的“时代先锋者”。时政热点反映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最新动态,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去认识社会。思政老师们通常对于时政热点具有很强的敏锐度,也能够对时政热点、政策法规做较有深度的剖析与解读。通过思政老师的时政教育,如“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对于国内外热点分析、政治经济的宏观分析、行业的分析、政策法规的普及等,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去认识社会现状,更多地了解社会的要求,并有的放矢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倡导“课程思政”的理念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当充分挖掘其价值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这与倡导“课程思政”的理念是一致的,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健全品德、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3.4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反过来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不行而明,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掌握其中的真理。创新创业教育是偏向于实践性的教育,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重要补充,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也可以与专业、行业结合,对教育对象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在推进和实施教育实践活动中两者进行同构,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秦永芳,钟一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综述[J].人力资源管理,2017(8):313-314.

[2]陈永利,吕媛。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时政热点论文范例》,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00 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