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优秀教学设计带反思最新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优秀教学设计带反思》,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二年级语文下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7个;积累10个词语,描写5个汉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词句;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四、五节,并能背诵。

4、初步感受“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

能正确抄写一句句子。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

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同学们,你们认识高尔基吗?

板书:高尔基

学习“基”(书空)

2、(介绍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注意:教师可选择部分内容,向学生进行介绍)

3、出示句子: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4、补全课题齐读

5、学生质疑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3)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自学文中的生字。

注意“晃、霞、妻”的读音,“晃”要读准后鼻音。

指导“妻”的书写(上半部分的竖下面不出头。多横分长短,间距求均匀。)

(2)思考: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3)学生交流。

2、分别出示栽花、赏花图。

(1)找出文中与这两幅图相对应的小节。

(2)同桌互读、指名两人读。

过渡: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花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栽花”部分。

(1)读2、3小节,用直线划出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花的句子。

(2)出示: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①自由读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出了些什么?(对父亲的关爱)

②你能抓住重点词语读出儿子关爱父亲的语气吗?(自由读,指名读)

(3)引读2、3两节

过渡:儿子再一次远离亲爱的父亲,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苏联。而那个他花了很多心血的院子,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4、5小节。

2、学习“赏花”部分

(1)轻声读4、5小节,找找有关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媒体出示:

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

①学习“姹紫嫣红”。读准“嫣”,理解字意。

②自由读句、指名读句、抽号读句

(3)就让这幅优美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再读4、5两节。

3、学习6-8节

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1)读句质疑: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2)出示填空:爸爸说的“给”意思是____,“拿”的意思是___,

所以当我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我的生活会感到愉快。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是啊,他会为父亲的快乐而快乐,这就是高尔基信种所说的――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就是要为他人着想,多做有利于他人的事。

四、总结全文,说话训练

1.什么情况下你感到很愉快?联系生活中发生的事说一说。

如:同学学习用品忘记带了,你毫不犹豫地借给他;在学校运动会上,你在跳绳比赛中得了年级第一……

2、读读词语。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记: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

五、拓展想象,完成作业

1、提供网站(高尔基的其他作品):xxx

2、练一练

A层:读一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

B层:复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

C层: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与伙伴交流。

3、小结: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奉献”比“获取”愉快,这就是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深深地体会到“奉献”比“获取”所得到的快乐更多。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板书设计:

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鲜花

高尔基→儿子

写信

“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主线是帮助学生理解“给予”,因而课文的导入直接就将这个思考带给了学生。在初读了课文之后,我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与他们一块儿解读“给予”,通过细致地学习,学生们知道了“给予”是辛苦的,但却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接着在学习了高尔基的书信后,我让他们畅所欲言,领悟“给予”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二

高尔基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智者,善于从小事入手,写信目的有:一、感谢儿子种下的鲜花给他带来了愉快;二、告诉儿子给别人带来美好的东西并不难;三、美好别人愉快自己。

至于“给”比“拿”愉快,这是高尔基的个人感悟,每个人的解读可能不同,如果理解成是付出与得到,那么有人付出了也就有人得到了,二者都是愉快的,付出的人感到幸福,因为有人在享受他的付出。如果儿子栽的花,父亲不愉快,那么儿子的付出谈何愉快呢?在这个层面上讲“给”与“拿”是没有谁比谁愉快的。如果把“拿”理解为“索取”,可能才有一定的比较性。

再换个角度,从儿子出发,栽花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可能是喜欢劳动,可能是爱花,可能是好玩儿,也可能是为了父亲,这些都是合理的,作为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栽花好玩儿可能更合理些,我们的思维要开放,不必拘泥,更不可框死。

教材,不要习惯性地、人为地、功利性地往“教”的方向去钻、去挖、去引,最怕课堂说教味儿浓,很多的“教”不是“说”出来的。教材真该改个名字了,别让许多人拿到它就条件反射似的,一切都是拿来主义,就往“教”里装。

一家之言。

更多资料: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堂实录及评析(二)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案例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断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 篇三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主题独特、文质兼美的叙事性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课文先写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提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哲理。对于这样一篇感情真挚、意蕴深远的美文,如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实际,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后的浓浓亲情、体会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小诗引入,激发感情。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四课(生齐读课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再来品读练习三的《幸福》这首小诗。多媒体课件出示诗歌《幸福》,学生齐读。是啊,树的幸福、桥的幸福、蚕的幸福在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那么人生最大的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2、昨天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生字,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着大屏幕齐读这些词串和句子,谁能用这些词串和句子讲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高尔基   休养   探望

顾不上   栽种   花草

姹紫嫣红   欣赏   盛开

红扑扑   脸庞   美好

给永远比拿愉快

3、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a.栽种花草;b.写信教子)那么儿子种花是为了什么呢?高尔基写信要表达对儿子什么样的心愿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读懂课文,深切地体会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父子情。

二、品读赏花片段,感受父爱子

1、假期过去了,儿子告别父亲和妈妈回苏联去了。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怎么样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2、请自由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你们觉得这段中,哪个词把花写得最美(姹紫嫣红),什么样的花被称为“姹紫嫣红”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鲜花的图片】

4、现在谁能看着图画说说“姹紫嫣红”是什么的意思?(形容花色彩艳丽,种类繁多。)读着这个词你还想到哪些词意思跟它差不多?(万紫千红。五颜六色。五彩斑斓……) 如果你是岛上的居民,当你早晨醒来时,看到了这些美丽的花,你会怎样?当做完一天的工作累了时,闻到到这些花香,你的心情怎样?当你心情烦闷时,你看到这些花,你的心情怎样?

5、花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6、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此时的高尔基会想到些什么呢?请读第五自然段。

7、是啊,高尔基由花想到儿子,他觉得自己更加思念儿子,更爱儿子,又自然地想起儿子种花的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一看儿子种花是什么情景。

三、品读栽花片段,体会子爱父

1、【多媒体出示句子】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2、儿子为什么会想到给爸爸栽种花草?

3、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表达这份感情?(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从这些词语能体会到什么?儿子爱爸爸这种感情,能不能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来。

四、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高尔基的儿子对他那么孝顺,这与他的良好教育分不开的。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谆谆教导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上说了些什么。(多媒体出示信的内容)

2、你认为哪句话含义深刻?

3、“美好的东西”,仅仅是指鲜花吗?在生活中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当你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4、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课文这么说——读第九自然段。

5、引出“给”,永远比“拿”愉快。

(1)自由读这句话,齐读。

(2)这里的“给”指什么?指名说(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就是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就是真诚的奉献!

(3)那么这个“拿”又是指什么呢?指名说(享受、接受、向别人索取、收下的意思)

(4)高尔基的这句话是想告诉儿子什么?(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别人,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6、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真是语重心长,这就是他伟大的地方。我们通过真情的朗读把高尔基对儿子的爱读出来。

7、给予是快乐的。给别人快乐,自己就会更加快乐和幸福,那这时候你觉得高尔基及他的儿子的幸福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道练习。

高尔基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儿子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花是美的,表达了儿子对爸爸的爱心。信是美的,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一颗爱心串在父亲和儿子的心中。老师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也会把美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你们能做到吗?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

【出示】

给予是一种快乐,得到是一种幸福。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学生齐读。

附板书设计: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反思:《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文质兼美文章。导入新课时,多媒体出示《幸福》这首小诗,让学生伴着优美的乐曲进入课文情境,明白幸福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教学中我以栽花、赏花、写信、教子几个主要环节构建课堂,力求以读代讲,读悟结合。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最后一环节,出示了一组题目:高尔基的幸福在于(   ),他儿子的幸福在于(  ),我的幸福在于(  ),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更深刻的领悟幸福的内涵。教学中,力求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根据高尔基给儿子写信的内容引导学生谈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指的什么,让文本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美好的东西就是给人帮助、关爱、奉献……,这样,为下文理解“给比拿愉快“设立了坡度。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如何抓住主要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思想感情掌握不够好,这和平时的训练有较大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父子情深。

3.让学生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教学理念:1.全面依靠学生。2.高度尊重学生。

教学主要方法:1.小组合作。2.小组互动。

前置性作业:

第一次:

1. 读熟读好课文。

2. 借助工具书理解“姹紫嫣红”的意思。

3. 查找高尔基的资料。

4. 课文主要写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第二次:

1. 查找有关“爱”和“奉献”的资料。

2. 小组在习网上或qq群里交流读书收获,并制作小组展示所用的ppt课件。

(1.读懂了什么?2.是从哪里读懂的?3.是怎么读懂的?4.想到了什么?)

第一课时(简要)

一、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先小组里检查,后全班检查)

二、 汇报高尔基的资料。(先在小组里交流,后全班汇报)

三、 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先在小组里交流,后全班检查)

四、 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课前。欣赏《海燕之歌》。

二、 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谁来板书课题?

师:好,王智慧同学。(其他同学书空)

师:同学们,她写得怎么样?

生:好。

师:掌声表扬。(掌声响起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他的儿子前来探望他,在他的院子里栽下了花草,春天,花开了,高尔基在院子里赏花,心里非常高兴,就给他的儿子写了一封信,教育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师:好,孩子,请你把你刚才说的提炼成几个字写在黑板上,好吗?

生:好。(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

师:写得怎么样?

生:好,掌声表扬。

师: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中去,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小组交流。

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在习网-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上或qq群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交流,并且做好了汇报用的课件,下面请同学们把昨天交流的成果在小组里回顾,做好展示的准备。 (小组交流、讨论)

四、小组展示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请一个小组到前台来展示,孟磊小组。

生:我们小组读懂了高尔基的儿子很爱他的爸爸。

生:我们小组是从这儿读出来的:高尔基的儿子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生:我们小组是从“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读懂的,你想高尔基的儿子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意大利,一定很累,可是他顾不上休息,而是忙着种花,为爸爸留下美好的东西,可见他很爱他的爸爸。

生:我们小组还联想到有关奉献的名言:

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泰戈尔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陶铸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生: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有补充或者有疑问?

生:我还能从“各种各样”读出高尔基的儿子很细心。

师:你也是个细心的好孩子,掌声。

生:我还能从上一个自然中的“探望”这个词读出来儿子很爱他的爸爸。

师:说得好。

生:我给你们小组提个建议,你们小组在汇报名言应该这样汇报:泰戈尔曾经说过: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生:谢谢你的提醒。

师:同学们,儿子的这种行为用文中的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生:爱。

师:说得好,还可以用哪个字?

生:拿。

师:对,那么同学们,“爱”和“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说不出)。

师:同学们,可不可以这们说,“爱”就是“拿”。

生:可以。

师:好的,这个小组表现如何?

生:好。

师:掌声,接着小组展示,益文琪小组。

生:我们小组读出了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

生:我们小组是从这儿读出来的: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生:我们小组是从“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读出来的。

生:我们小组还联想到一首写父母之爱的小诗:

母亲的爱

是一杯浓浓的茶

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明白

其中的甘美

父亲的爱

似一片浩瀚的大海

给予我们一个温馨的港湾

生: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汇报有评价、有补充或者有疑问?

生:我还能从“欣赏”这个词读出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

师:体会得真好,掌声。

扈家祯:我还能从这儿读出来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

师:孩子,让老师把话说完,等一等你再说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这个自然段写道: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可不可以说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像像盛开的花朵?

生:可以。

师:同学们,我们通常把什么比做花?

生:一个人美好的心灵。

师:对,说得好。还把什么比做花?

生:(说不出)

师:我记得咱们班的刘子豪同学在一次作文的时候把一个女人比做花。

生:夏老师。

师:对,他说夏老师貌美如花。我想问问刘子豪同学,你真的觉得夏老师貌美如花吗?

豪:是的。

师:夏老师觉得我的容貌没有花美,你觉得还因为什么?

豪:(说不出)。

师:找个同学帮帮你。

生:因为夏老师心灵美。

师:还因为什么?

生:(说不出)。

师:是因为爱!同学们,夏老师也要告诉你,告诉所有的同学,夏老师也爱你们,看到你们的脸庞,夏老师也能想起那美丽的花。好的,扈家祯来汇报,你们小组要补充是吗?是一个同学补充,还是整个组补充?(观察后)你们小组来吧!

扈:我们小组也读懂了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

生:我们小组是从这儿读出来的: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生:我们小组是从“多么愉快”“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读出来的。

生:我们小组还联想到高尔基的名言: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爱孩子,这是母亲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当你感到一切人需要你的时候,这种感情就会使你有旺盛的精力。

生: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有补充或者有疑问?

生:我还能从你们小组找到的这两个自然段读出:高尔基教育他的儿子。

师:教育他的儿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做一个所有人都需要的人。

师:对,爱是什么?

生:爱是关心、呵护。

师:说得好,发言真精彩。

生:掌声响起来。

师:掌声响起来,

生:发言更精彩。

师:爱还是什么?

生:老师我想写到黑板上。

师:好啊,孩子,来吧。他去写,我们继续交流。

生:我能读出来崇高之爱。

师: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生:高尔其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奉献的人。

师:好,掌声。你来说。

生:我能从这两段读出来,人间的亲情的崇高的爱。

师:夏老师觉得你是动了脑筋的,掌声响起来。

生:我想问你们小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生:答不出。

师:请其他同学帮他回答。

生:美好的东西指的是关心、付出、给予。

师:说得好,掌声送给她。噢,黑板上的这位同学们写完了,我们一起看他写的什么?请你来读一读。

生: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所以他写信教子,他教育儿子,爱就是奉献。

师:写得好,说得也好。孩子,我从你的话语中读出了爱就是教育,掌声表扬他。

五、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刚才龙开心同学由高尔基的信读出了高尔基对儿子的崇高之爱,让我们再次走进高尔基的信中,细细体会这种崇高的爱。好,找个同学来读一下课文。好,吴梦齐,你来读。

师:夏老师在认真地听,我能听得出你读得非常用心。孩子,让我们静静地想,细细地品,你有没有新的思考或发现?

生:(沉默)。

师:请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在“岛上”“人们”“所有人”,静静地想,细细地品,能不能有新的思考和发现,先在二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3、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教学难点: “ ‘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及“爱”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人物是?

齐读课题:高尔基  和  他的儿子   齐读。

2.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

指名说。(板书:爱)

二、读“栽花”,表达“爱”

爸爸爱儿子,那儿子爱不爱爸爸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儿子也深深的爱着自己的爸爸?讨论:指名说:

1、出示: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你从哪个词最能看出?(探望)为什么?(看望,多指远道)(你找得很准确)高尔基患病在意大利修养,而他们的家在前苏联,相隔那么遥远,还来探望他,可见父子情深。

2、 还从哪儿看出来?

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自由读读这句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表达儿子对爸爸的爱?

a.“只有10岁”:年龄小,相机理解“镢头”(指一种刨土的工具)“一直忙着”(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整整一个假期,这样长时间的劳动叫你做,你愿意吗?但是高尔基的儿子还是:“一直忙着”,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长、不怕苦、不怕累,儿子对父亲的爱)

(老师评价:多么难能可贵啊,一个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高的孩子,竟是那么懂事。)

b“各种各样”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儿子要多种几样花,少种些不行吗?

(老师评价: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儿子为了给爸爸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减除爸爸病体的痛苦,消除他写作之余的疲劳,他栽了一棵又一棵。同学们,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儿子对爸爸的那份深深的爱吧。)

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阳光下栽花的瘦弱身影,汗水从他的额头轻轻的滑落;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爱……)

3、(出示课件)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假期很快就要过去了,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他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

(你的想象真丰富;从你的想象中,我能感受到儿子对爸爸那份浓浓的爱)

三、品“赏花”,感受“爱”

1、过渡:点击课件,多美的花儿呀!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吗?书上怎么描写的?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课件出示: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讨论:“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词,你还能想到哪些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评价:你积累的词语可真多;你一口气说了几个,都快成词语小专家了。)

2.看到这美丽的鲜花,高尔基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心里会想些什么?

点击出示: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学生交流。(联系句子来说)

(1)高兴: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2)思念:从“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可以看出高尔基看到美丽的鲜花想到了儿子,睹物思人。(把思念的心情读出来:

(3)爱儿子: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儿子亲手栽种的,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和爱心)

总结:有一个成语叫睹物思人,是啊,高尔基看到儿子亲手载种的花怎能不想到自己的儿子呢?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高尔基此时的内心世界吧。齐读4,5小节。(课件出示4,5小节)

四、议“写信”,升华”爱”

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高尔基谆谆教导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那么信上说了些什么呢?

1、出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

2、学生自由读书信,信的内容意思比较深,不容易懂,请大家认真思考,仔细圈画。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1)交流讨论结果,看看谁读懂的多。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中可能会说到以下几种情况)

a.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就是鲜花。

b. 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人们给下美好的东西。

c.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儿子把花种在哪儿的?(院子里)爸爸为什么认为在“岛上”?

(2)师:信中几次提到“美好的东西”?第一次指的什么?

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解释说明)

第二次 “美好的东西”指什么?

指名回答(美好的东西指真诚的关心别人,热情的帮助,也可以指美好的环境等)

(3)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很多,今天我在这儿和大家一起上课,课前老师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尽管比较辛苦,但看到你们今天觉得如此轻松,看到你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觉得很愉快。

(4)在生活中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指名学生说说。

(评: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你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你无私的帮助给了同学们很多启发!)

(5)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信中这么说——(引读: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拿愉快……)第八、九自然段。

3.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

(1)自由读这句话,齐读。

(2)这里的“给”指什么?(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就是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就是真诚的奉献!)

(3)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这个“拿”又是指什么呢?(享受、接受、向别人索取、收下的意思)齐读“给”和“拿”的意思。

(4)高尔基的这句话是想告诉儿子什么?(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别人,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4.师: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真是语重心长、育人育心,这就是他伟大的地方。请你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齐读信的内容。出示:(你回去了……比拿愉快……)

5. “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信中的这句深刻的话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做一个有益他人的人,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6.小结:高尔基的这封信给我们每一个人都上了一堂“爱”的教育课,真正感受到伟人的教子有方。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有感触。请同学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封信。齐读

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

这不光是父亲对儿子的希望,也是我们所有人应该牢记并且应当努力做到的,学到这儿,老师送给大家几句话,用来共勉!(自由读、齐读)

课件出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请永远记住高尔基这个作家,永远记住他的那句话:课件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样你的人生将会无限愉快而精彩。

五、练习说话,情感升华(机动)

(1)儿子收到了高尔基寄来的信,很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

(2)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在给父亲的回信中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学生写、交流。展示

板书: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学语文第九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7——9小节。2、学习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知识目标)3、从课文学习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及爱的艺术,知道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重点: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及爱的艺术。教学难点:从课文学习中受到教育,知道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导入。1、第一课时问题梳理。(肯定学生会读书,善提问,并将问题进行概括,引入本课时的学习。)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3、你能从文中找出高尔基很爱自己孩子的句子吗?4、出示: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着重强调“伟大”“爱”,并以“伟大”“爱”为切入点。)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你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其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最深?自由小声读2——5小节。2、引导学生交流,师相机引导。预设:(1)生交流到儿子心灵美或爱父亲,则回到课文第3小节,重点体会其中的词语:只有、还没有、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体会后让学生用朗读来感受儿子对父亲的爱。(2)生交流到花美,则出示课件花的片断,体会花美,再美美地读第4小节。这段以读代讲。(3)正是花美,儿子的心美,所以高尔基快乐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生读第5小节,看看还有什么新的体会。(4)注意联系学生第一课时的质疑。3、将2——5小节整体配乐朗读。   预设:1、父爱子2、子爱父3、高尔基很会教育孩子……  1、生读2、着重强调“伟大”“爱”   1、学生小声读书,并在书上进行勾画,找出重点词语。2、学生交流。预设:(1)欣赏:花美、儿子心灵美(2)说不出来(3)那些盛开的花朵多么像儿子红扑扑的脸蛋啊!(爱儿子、思念儿子、比喻句)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连母鸡都会,而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从信的内容上,你还能体会到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吗?默读7――9小节,勾画出相关词句。(一读)2、指导交流,老师点拨、小节。(二读)(1)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分别点拨重点,对学生自己的见解给与充分的肯定。(2)分析比较两个“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3)从书信三段话中提出右边三句话,看看每句话分别要表达什么意思。(4)注意联系第一课时学生的质疑。(5)结合自身实际,体会“给”永远比“拿”愉快。3、体会高尔基书信的写作特点。(三读)由浅入深、寓理于事4、指导朗读7——9小节,感受高尔基对儿子爱的艺术。(四读)5、为什么说高尔基“伟大”? 爱儿子,会爱儿子6、7——9小节背诵指导。(1)按课件提示填空(2)小组背诵(3)个别在班上背诵(4)集体背诵四、小练笔。(配上音乐)读着高尔基的信,儿子感动了,他若有所思,赶紧提起了笔,写道:                                                                                                                                                         五、结束。孩子们,在这篇课文里,我们感受到了伟大作家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以及爱的艺术。这封信不仅感动着他的儿子,也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生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1、生默读,并勾画。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集体交流。预设:(1)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2)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你的生活会愉快。(3)“给”永远比“拿”愉快。  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读两次,强化情感。)集体交流,并说给组内同学听。生将三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发现其写作上有什么特点,集体交流。读: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再读: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背诵目标。   1、先请几个学生说说高尔基的儿子会写些什么。2、学生写。3、集体交流。板书设计: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栽花赏花             伟大   爱写信教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七

设计意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写信教子”以及“栽花赏花”两件生活小事,写出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高尔基注重培养儿子美好心灵的拳拳父爱。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做人的真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同时也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

教学要求: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

教学重点:

1、品读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

2、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第二课时:精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略)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人物,还记得吗?谁来说?

板书:高尔基 和 他的儿子

齐读。

2、读题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看看文章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份爱?

3、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教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而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并对文中所表现的情——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有了初步感悟,为下面的语言品读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一)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过渡: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也非常懂事,对爸爸很孝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儿子对爸爸那种深深的爱?

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默读2、3自然段,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可在重点词句处写下感悟。)

2、指名汇报,朗读体会子爱父。

(1)课件出示: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爸爸远在海外,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2)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师: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给得容易吗?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儿子怎样?此时的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跟旁边的同学交流交流。”

a.大家交流,谈感受。

b.多种形式朗读感受父子情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交流阅读感受,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文,引导学生感感悟父子情深。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3、看提示,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也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练说,将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处理,使得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高尔基儿子对于父亲深藏于内心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他忙碌的劳作中传递这份沉甸甸的爱。

感受“父爱子”,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转眼间,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出示图片)你们瞧,多美啊!你会怎么形容它呢?让学生看着图描述,相机引导,还仿佛闻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1.指导看图,集体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1)“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会有哪些颜色的鲜花?交流后配乐朗读。

(2)出示填空导背。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 ),春风吹来,( )的花儿( ),散发出,引来了( )。

(3)看图练习说话。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4)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二)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师: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父亲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使它更博大更宽泛。请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2、学生自由读信的内容。

3、 高尔基的信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真能读懂吗?(生再读信,同桌讨论)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2)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应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

过程中,给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使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主动地读,自觉地读,这样学生才会对课文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4、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解疑。

(1)重点体会两个“美好的东西”

(2)高尔基儿子种的花草都在父亲的“院子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再次巩固学生对第4、5自然段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的“给”是什么意思?

“拿”又是什么意思?

(4)给和拿分别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高尔基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奉献永远比索取愉快。)

(5)你们能联系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做怎样的人?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设计意图】:在这过程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显得尤为要。这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情境导读。(闪现父写信、子读信镜头)

2、 正是这样,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给予人们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他给予大家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边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下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故事讲完了,请你说说高尔基“给予”了小男孩什么?

师: 一个小小的故事,侧面烘托出高尔基对于孩子的关爱,宁可耽误自己的工作,也要把时间挤出来给予一个孩子,满足小男孩的愿望,这是一颗多么博大的心啊!

【设计意图】:教学是个生成的过程,补充相应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现在,同学们一定深入理解这封信的意义了吧?朗读并背诵6—9自段。

四、课后作业,想象写话

播放课件:自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1、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2、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

3、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五、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名言伴随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六、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板 书 设 计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写 信 种 花

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对于引导孩子深切体会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充分朗读课文和体悟情感的基础上,引导联系实际说说类似情况,但是要求不能太高,能理解多少说多少,重在有真情实感。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走近了高尔基,更让他们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教学本是一门艺术。经过教学后的反思,我感觉到这堂课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如整个教学节奏可适当放慢,在分析高尔基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还不透。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优秀教学设计带反思》,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9 8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