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母鸡》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活动准备: 篇一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3、体会图画的幽默诙谐,在读图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课《母鸡》教案 篇二

导语:《母鸡》是满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母鸡》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祝同学们学习更上一层楼。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母鸡阅读题目:

17.本文意在赞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中的母鸡之令人生厌,这在文章写作中属________写法。(2分)

18.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文章第6段中,"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这样写用意何在?(3分)

21.文末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在文中各找出一例说明。(4分)

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慈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末一句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之所以用"不敢"一词,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母鸡什么样的感情?(2分) A.喜欢 B.钦佩 C.畏惧 D.欣赏

母鸡阅读答案:

17.先抑后扬

18.①母鸡的叫声 ②欺软怕硬,乘人不备而进攻 ③下蛋后好炫耀功绩

19.我从孵养小鸡雏的母鸡身上看到了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精神。

20.与文中第二段中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相照应;突出表现成为一个母亲后,母鸡在保护幼子时的勇敢和责任感。

21.负责: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慈爱: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辛苦: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

22.B.

母鸡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局部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 ,媚俗的母鸡。后半局部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从讨厌母鸡到喜爱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

难点:读重点句子,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淘气的小朋友。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课题:母鸡

读题

二、导读、梳理要点

1、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3、找到作者对母鸡两种不同态度的句子,动笔用“~~”画一画。

据学生回答板书:讨厌——不敢讨厌

4、学习1—3自然段

△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这是一只( )的母鸡。”

学生品读、谈谈母鸡让作者讨厌的事例。

△结合第三段的夸张手法,进行说话训练,学一学夸张的表达:

这道题太简单了,( )。

去科技馆的路我太熟了,()。

5、同桌合作读4—10 自然段

△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当母亲后的母鸡,作者对它有了什么新的评价?

△谈话,品读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相机进行想象说话:

(1)母鸡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2)发现了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叫什么?

(3)夜间有动静,它放声啼叫,叫什么?

四、升华主题

1、出示句子: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个别谈谈)

2、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

3、再四人小组交流,并思考:全天下的母亲是不是一样的?

4、小结

五、比较一下《猫》和《母鸡》的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 16 母鸡

讨厌 ---- 不敢讨厌

母鸡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提供的细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3)学看大图书,萌发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重点

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大胆讲述观察的结果

难点

联系前后书页的因果关系,了解故事发展的原因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画书一本、自制图画书19本,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猜测故事的情节。(8分钟)

1、出示图书的封面:“今天胡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叫《母鸡萝丝去散步》,你在这本书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

2、“那你来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呢?”(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猜测)

二、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15分钟)

1、第一次尝试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二页:“母鸡萝丝走出家门出来散步了,一只饿得发慌的狐狸正悄悄地跟在它的背后。萝丝走过院子,你在这幅画面里看到了什么?”

2)“母鸡萝丝会被吃掉了吗?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请来猜一猜,说一说。”(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

3)小结:“原来画面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如果你看仔细了画面还能讲出这么好听、有趣的故事。”

2、出示池塘、干草堆、磨房、篱笆和蜂箱的图片(PPT)分组猜测

1)“萝丝散步还绕过了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房、穿过了篱笆、钻过蜂箱,在这些地方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先挑一幅画面仔细观察一下,再来猜测故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2)幼儿自由交流

3)教师每幅图片选择个别幼儿讲述。

三、师生完整阅读,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7分钟)

1、师生一起看图书,完整地讲故事(可以请个别幼儿讲述)

2、“关于这个故事、这本书,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延伸活动

1、在区角中投放自制小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提供图书的扉页,请自制一本小连环画,配上自编故事;

3、表演故事。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母鸡》的教学设计》,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1 1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