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通用4篇】

发布时间:

在平日的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篇一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差异网★www.chayi5.com)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生物起源 篇二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会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两点,前者说明所有生物一定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两个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反应过程),并且可以将遗传物质复制,通过自我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灭绝,这是类生命现象的基础。

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现存的动物急剧减少,只有原来地球上的动物的十分之一。

人类及其他生物共同居住在生物圈这个美丽家园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篇三

39、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的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生殖系统:

男性 输卵管:输送精子

睾 丸:产生精子

女性 卵 巢:产生卵细胞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生殖的过程: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 诞生

41、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糖类:如葡萄糖、甘蔗、淀粉等;蛋白质:如奶、蛋、鱼、肉等;脂肪:如肥肉、大豆、花生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VA――夜盲症,VB――脚气病、神经炎,VC――坏血病)。

42、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

43、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糖类――口腔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

蛋白质――胃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

脂肪――小肠初步消化―――作中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过程:营养物质 小肠壁毛细血管 血液

44、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45、 人体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肋间肌收缩――胸廓左右前后扩大

膈肌收缩,顶部下降――上下扩大

肋间肌舒张――胸廓左右前后缩小

膈肌舒张,顶部上升――上下缩小

46、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 血液(血液由静脉变为动脉血)

47、 血液的成分

血浆(淡黄色):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血细胞:

48、血管的类型及特点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毛细血管:内径8-10毫米,管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9、心脏的结构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50、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动脉血 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静脉血 动脉血

5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血液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排出

52、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53、神经调解的基本方式――反射

类型::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具有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调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小狗算术等

反射弧: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54、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人体主要激素的功能

垂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幼年缺乏换侏儒症;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调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幼年缺乏呆小症;过多甲亢。

胸腺――胸腺激素

肾上腺――肾上腺素等

胰岛――胰岛素: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卵巢――雌激素等

睾丸――雄激素等

55、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解的关系

人体的生命活动二者同时参与,但神经调解为主,激素调节为辅。

初中生物学习方法 篇四

1.课前预习

这是了解教师将要讲什么的问题,这也是所有学科都要求的。

2.处理好听课记笔记的关系

小熊教育网认为在听课时不必专门准备听课笔记本,在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空白处,这就是记笔记的好的地方。特别是老师上课时为了板书的规范而书写的内容不必花很时间去记,将更多的时间用来理解上课时老师所讲的内容。在书上或笔记本上记下来的应当是老师上课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补充,而不能成为板书的抄书员。有许多同学做的笔记就是在书上做记号,在一些看书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下划线。但这种做记号的方法常会出现你没有做记号的地方在某次考试的中考就这是它。所以在看书时最好不要做记号,但为了帮助自己在较短时间找到知识的重点、难点,可以在一些关键词下做一下记号,这样可以避免对复习课本时产生干扰。

3.课后训练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要理解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题是必须的,但在学习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会取舍是平时正确处理训练与知识掌握关系中的一个技巧。

4.学会观察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生产联系非常紧的学科,在学习时不能成为书呆子,在平时应当做一个生物学知识的有心人。在闲暇时间去观察身边的花草动物,只能这样才能更多的识别生物,了解生物,增长生物学知识。

5.学会总结

及时的做好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可以更进一步的加深记忆。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1 36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