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小数加减 篇一

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曹老师通过让学生合学(共同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展学(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来说共同探讨出来的结果即计算过程 。

如:百分位满十怎么办?十分位不够减怎么处理?小数位数不同,计算时怎么办?得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吗?这些问题他们都能解决。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后面的练习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我认为曹老师的这一节课,目标达成较好。重点突出,难点得以突破。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课。

小数加减 篇二

课题:小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的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3、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在下面○里填上“>”、“<”或“=”。

2.3○3.2          0.68○0.86              2.4○2.399

0.09○0.1         0.6○0.600              8.4万○8400

2、预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7+0.3        0.65-0.25         6+3.4

1.6-0.4      4.5+0.5           0.82-0.42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小明到商店买了一枝1.5元的水彩笔和1元的橡皮一块,他共花了多少元?

2、讨论例1

(1)观察例图,小明和小丽各买的是什么商品?价格各是多少元?

(2)如何求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3)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4)全班交流,集体反馈纠正。

三、巩固提升

1、第48页的“试一试”

通过计算,您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怎样的联系?

2、第48页的“练一练”

3、第50页练习八第2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第48页练习八第3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4~6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3+0.5=         0.86-0.52=         2+0.83=          0.52-0.12=

2、预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21-0.12=             5.43-0.7=             7.9-1.86=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一头大象约重3吨,比一头水牛重2.4吨,水牛重多少吨?

列式:

2、讨论例2

(1)例图中的几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2)怎样求一本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

(3)如何用竖式计算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

三、巩固提升

1、第49页的“试一试”

您是怎样理解“便宜”的?

2、第50页练习八的第4题

独立找错,同桌互看,交流反馈

3、第49页的“练一练”

4、第50页练习八的第5、6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竖式计算

3.6+6.04              5. 7-3.28               12-0.12

2、一壶水,用去了2.6千克,比剩下的少0.8千克。

(1)还剩下多少千克?

(2)这壶水原来有多少千克?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加减法练习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1页的练习八第7~10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看谁算得快又对。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2)计算小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点?

(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85+3.2          0.75+6.27       12.5-4.8       9.4-5.26

2、预习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讨论练习八第9题

(1)在这幅折线统计图中,每个点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2)这一天中病人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分别是多少?

2、讨论第51页的思考题

(1)要算出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的正确结果,应该先求出什么?

(2)减去的这个两位小数如何求出来的?

(3)请算出正确结果。

三、巩固提升

1、练习八第8题

2、练习八第10题

第(3)小题先独立提出问题,再解答。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卖出了38.4千克,还剩下15.6千克。这批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2、小王给妹妹4.6元钱后,妹妹还是比他少2.4元。原来妹妹比小王少多少元?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1~5题。

学习目标:1、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2、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重难点: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

0.52-0.48=         3.6+6.4=         2.5-0.5=

1-0.75=          0.17+0.33=         0.47-0.4=

2、预习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75+148+52          36+257+64        571+184+329+216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出示例3,并讨论

1、怎样求出买四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元?列式计算

2、观察算式中的四个数你发现什么?

3、还可以怎么去算?

4、哪种方法更简便些?为什么?

三、巩固提升

1、第52页“练一练”

独立练习,交流反馈

2、第54页第2题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第54页第3题

4、第54页第4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8.36-2.45-7.55        46.8-(6.8+12.7)

4.02-2.65+0.98        3.5+7.28+6.5+3.72

2、第54页第5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3页的例4和“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6~9题。

学习目标:1、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会运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2、 在活动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并能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

重难点:会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3.8-7.3-2.7        17.23-(7.23+8.5)       7.5+2.3+2.5+17.7

2、预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用计算器验算。

65.3+4.2            13.46-5.64             24-4.6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在计算器上按出0.35、20.86、100.08这三个小数,同桌交流按法。

2、讨论例4

(1)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2)用计算器计算。

三、巩固提升

1、第53页的“试一试”

2、第53页的“练一练”

3、第55页第8题

(1)观察表格,弄清余额、收入与支出的含义。

(2)填写表格中“余额”一 栏。

4、第54页第6题

5、第55页第7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第55页的第9 题

2、第55页的思考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整理与练习(一)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6页的“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4题。

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2、能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重难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哪些要点?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52+0.8      0.71-0.25     4.95+3.2          0.8-0.48=

2、预习

(1)你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律有哪些?它们对小数也同样适用吗?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85+2.78+1.15         5.65+2.98-1.65        23.5-8.16-1.84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三、巩固提升

1、第56页“整理与练习”第1题

要求又快又对的算好

2、第56页“整理与练习”第2题

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再进行全班交流

3、第56页“整理与练习”第3题

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4、第56页“整理与练习”第4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用简便方法计算。

7.8+3.4+1.2+26.6       6.58-4.8+4.42-5.2      9.27-(5.96+2.27)

2、一根绳子长30米,第一次用去13.6米,第二次又用去一些后,还剩下2.3米。第二次用去了多少米?

课题:整理与练习(二)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7页 “练习与应用”第5~6题,组织“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活动,完成第58页第7~9题。

学习目标:1、在练习与巩固中,熟练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能灵活选择算法使计算简便。

2、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9.65-6.21       13.6+7.46        ★0.88+1.2          ★20-9.94

(2)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算。

54.52-7.87-12.13                   4.57+3.17+3.43+5.83

4.28+5.68-1.84                     1.85-0.9+11.2

2、预习

请借助计算器算出小华家十月份的家庭收支及结余情况。

日 期 项目 收入(元) 支出(元) 结余(元)

4.1    800.90

4.5 妈妈领工资 1258.70  (      )

4.6 买衣服  423.70 (      )

4.8 卖废品 43.50  (      )

4.10 充煤气  108.00 (      )

合计 (      ) (      )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讨论第57页“整理与练习”第5题

2、讨论第57页“整理与练习”第6题

题目中的-0.05,+0.36米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3、同桌交流第58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部分?

4、合作交流第58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三、巩固提升

1、第57页“整理与练习”思考题

(1)引导学生列表推算   (2)你发现了物体下落有怎样的规律?

2、完成第58页的“评价与反思”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第58页“探索与实践”第9题

小数加减 篇三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104~105页的内容。[教材简析]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一人身着点心店服装,头戴点心店帽子出现在学生面前)谈话:同学们猜一猜小明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课件出示点心店图片)录音:欢迎各位小顾客光临本店,本店为大家提供各色早点,如果任选两种食品做早餐,你想选购本店哪两种食品?四人小组讨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把自己购买早点的方案在组内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结合学生学过的搭配规律,探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为学生进一步探索购买早点要花的钱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1、每人尝试计算自己购买早点要花多少钱?如果计算有困难的可以请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估计有以下两种方法:(1)将点心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2)将点心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3、全班交流。随机请一学生交流自己购买早点的情况,花了多少钱?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统计班内有多少学生和他购买了同样的早点?自己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设计意图:学生有购物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整数加减法)做依托,尝试运用口算方法解决自己所提的问题是完全可能的,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探索成功的喜悦]4、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1)以刚才那位同学交流了自己购买早点的情况为例,请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估计会出现下面两个竖式: 如 5 0.5 + 7 + 0.7 12 1.2 (2)分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注意发挥具体情境“元、角”在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小数加法和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用竖式算一算自己刚才购买早点的价钱算得对不对?[设计意图: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迁移过去加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尝试运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学生成功运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依托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竖式计算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对齐数位,以及十分位相加满十,向个位进一的道理,很好地掌握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再次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二)、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1) 尝试用竖式计算刚才我们每人都购买了两种食品做早点,哪种食品贵些?贵多少钱?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做完后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 (2)集体交流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设计意图:迁移小数加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是完全可能的,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除了刚才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做早点,先求出它们价格的和,再求出他们价格的差,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时,教师的板书要有启发性,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印象,另一方面使一些学生进一步体会任选两种食品是有规律的,力争找出所有的组合,体会数学的魅力。)完成第104页试一试。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让学生讨论:计算这些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情境,如果学生对情境理解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演示,在学生理解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计算,做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3. 完成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第(1)、(2)小题,第(1)小题有学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可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意义运用加法计算出结果。第(3)小题小组合作完成,在规定的3分钟时间内,比一比哪一组提出并解决的问题多。4. 完成做想想做做第5题。⑴让学生了解题意,明白题目的要求。⑵学生独立解答。⑶ 交流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除巩固计算方法外,注意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巩固练习,避免计算教学的单调与枯燥,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⑵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设计意图: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生应用意识。]五、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小数加减》,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5 32501